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缅怀红军烈士刘生桥
缅怀红军烈士刘生桥
作者:杨富华  发布日期:2015/6/2 阅读次数:
毛泽东同志给周素园先生的信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播种机,是宣传队。”红军长征二万五千多里,沿途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把成千上万的穷苦人民从混沌的思想误区解救出来,让无数的英雄人物有了用武之地。
  1936年2月9日,红六军团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夏曦率16师和军团直属机关进入毕节县头步桥一带活动。当晚,夏曦在小校场召开数千人参加的民众大会,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号召军民团结一致,抗日救国,深得民众的赞扬和拥护。红二、六军团进驻毕节后,立即组建毕节中心县委(辖黔西、大定、毕节)和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由红六军团民运部部长李国斌任书记,选挑水夫朱绍清任毕节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主席,并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和红军游击队。其中,毕节县境内组建的有鸭池、梨树、头步桥、草堤、十八、南箐、梓桐阁等将近50个团队,大约5000人。当时,草堤参加红军的有100多人,刘生桥、刘七二、熊志强、陈猴山等一批穷苦农民积极参加红军。
  参加红军 担任农会主席
  刘生桥别名郑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生于毕节县草堤杉树老包老屋基,初通文墨,以务农为生,农闲时常挑煤到毕节城叫卖。红军下乡的工作组来到草堤后,他积极参加红军组织的活动,成为打土豪、分田地的积极分子。红军在草堤组织成立农会,选他担任农会主席。
  草堤的恶霸地主刘泽清,与刘生桥属于亲堂兄弟。红军来到毕节后,刘泽清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大势已去,不敢公开反抗。他趁夜深人静之时,将家中的金银细软和宝贵财物打成包裹,悄悄地溜出家门,朝着毕节城方向跑去。
  谁知,他的举动早被邻居刘生桥窥破。那时,刘生桥还没担任农会主席,只是对这个恶霸乡邻的行踪产生怀疑。于是,刘生桥提高了警惕,跟踪刘泽清,见他背着一个大包袱,从草堤小路一直走到野猫洞,而后从通津门转十字街,绕道轿子街,走进一间茅草小屋。其实,这是一间被毕节人戏称为“草堂别墅”的秘密住地。
  刘泽清把在草堤搜刮得到的钱财在毕节城轿子街修了一幢小别墅,多数时间在城里居住,红军在城里打土豪却没有打倒他。房子用茅草盖顶,外观并不引人注目,但室内却装修得非常豪华,玲珑剔透,毕节人戏称它为“草堂别墅”。刘生桥立即向毕节县苏维埃人民政府揭发了地主刘泽清转移财物的罪恶勾当。草堤红军工作组立即组织人员,配合毕节城工作组的同志端了刘泽清的老窝,搜出大量的金银财物,刘生桥立了大功,被选为草堤农会主席。因此,他与大地主刘泽清结下了深仇大恨。
  赤胆忠心 永葆红军本色
  1936年2月24日,红军16师部在朱昌宣传抗日,动员穷人参军参战,声势浩大。国民党中央闻讯立即命令樊崧甫、郝梦龄、万耀煌分三路逼近毕节,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亲自指挥这次阻击战。当晚,红军团部召开紧急会议,认为形势不利,决定撤离毕节实行战略大转移。
  在红军实行大转移即将离开毕节之前,上级领导曾经作过周密的思考,对积极参加红军并作出巨大贡献的地方知名人士,要加强特别保护。像毕节城的周素园、海子街的林卓卿、草堤乡的刘生桥,他们都是红色政权的支持者和领导人,红军大转移,绝不会抛弃他们,而是动员他们跟随红军继续长征。
  周素园先生参加红军长征,一直走到陕北,他的光辉事迹誉满神州,在毕节城可以说家喻户晓;林卓卿参加红军的时候才16岁,他是海子街出名的“红小鬼”,曾参加红军工作组打土豪、分田地、贴标语、搞宣传,后来跟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解放后曾任贵州省监狱长。刘生桥那时已经48岁,他有三子一女,最小的女儿未满一岁。从感情上来说,他是舍不得离开家乡和亲人的,但他更热爱红军,决心跟随红军奋斗终身。
  刘生桥担任农会主席的那段时间,身上经常揣着一个水草纸订成的本本,上面记载着许多关于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重要资料。红军撤离毕节时,刘生桥因时间仓促把本本掉在了家里。刘生桥跟随红军走了一天一夜,队伍已到达哲庄坝,突然想起本本上记载着草堤参加红军的人员名单,一旦这个本本落入敌人之手,那些红军家属便会遭来杀身之祸。所以,刘生桥决定冒险回去寻找丢失的本本。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刘生桥悄悄地回到家中,找到失而复得的本本,欣喜异常。他的妻子为他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酸汤饭,亲自端到他的面前,劝他快点吃了好赶路,可是,刘生桥拿着他的那个本本翻来覆去地查看,似乎在觅寻什么秘密的东西。谁知他看了一阵,竟然将本本一页一页地撕碎,放在小油灯上点燃,妻子端着饭碗,心情十分沉重,既然冒着生命危险回家寻找这个本本,为什么寻到又要将它付之一炬呢?
  刘生桥紧握着妻子的手感慨万端地说:“今晚我能回来看一眼几个娃儿和你,心里真快乐,但我更快乐的是找到了这个本本,假若落到敌人的手里,就会有许多人要遭杀头之祸。我是属于红军的人,我要去追赶红军,红军走到哪里,我就跟他们到哪里。”说罢,刘生桥毅然决然地走出家门。想不到,这一刻,竟然是他与妻子生离死别的最后一瞬。
  红军撤离毕节后,国民党的那些腐败官员又回到他们原来把持的地方。农村的地主恶霸则组织了“还乡团”,对参加红军的家属和亲友狠下毒手,先后有多名红军家眷下落不明,留在地方打游击的队员刘七二、熊志强、陈猴山后来也遭到暗杀。草堤的恶霸地主刘泽清制定了一个非常狡猾的暗杀计划,但他从来不亲自出面,却派了唐开河、汪清河两个杀手到刘生桥家附近潜伏。
  唐开河和汪清河在刘生桥家附近轮流潜伏守候。这一晚,正值唐开河值守。他是刘生桥的外侄,平时经常出入刘生桥家,对刘生桥的行踪比较了解。刘生桥这一晚回家找本本,没想到有暗探盯他的梢。刘生桥烧掉花名册本本后,如释重负地走出家门,准备去追赶红军,谁知他刚走出家门不到10米远的地方,唐开河拔出手枪,丧心病狂地向刘生桥开枪,这一枪虽然打在刘生桥的背上,但刘生桥并没有死,他倒在地上顽强地挣扎。刘生桥不愧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他在地上挣扎一阵,终于慢慢地又勉强撑起来,走了两步。
  唐开河这个心狠手辣的地痞流氓,竟然不计平时的亲情,他见刘生桥中了一枪不死,立即抽出腰刀,朝着刘生桥的腰部软肋刺去,这一刀刺在刘生桥的肺上。刘生桥倒在地上挣扎一阵就断气了,但他却不知道暗杀他的真正凶手是他的亲堂兄长刘泽清。
  解放后,人民政府抓获杀人凶手唐开河,根据他本人的交待是受地主刘泽清的指使。根据镇压反革命的条例,地主刘泽清被判死刑,枪毙在鸭池镇。唐开河被判了重刑,接受劳动改造。
  1952年,毕节县人民政府民政局正式下文,批准追认刘生桥为红军烈士,其家属享受烈属的优待,并由政府拨款重修刘生桥烈士之墓。
  追忆亲情 缅怀革命烈士
  刘生桥是我的舅爷爷,我奶奶的亲哥哥。他们兄妹俩关系融洽。刘生桥在世的时间经常到毕节城做点小生意,每次到毕节城都要到我家来。红军到达毕节后,刘生桥参加红军缘于他在毕节城做小生意的一段经历。
  那时,我家住在桂花桥,离南门不到200米远。刘生桥从草堤挑块煤到毕节城卖。这一天,他的煤没有卖完,需要把煤寄在我家,准备回草堤去,第二天再来卖。我奶奶对他说:“哥,你来回地跑路,太辛苦了。今晚就别回去了,在城里看看热闹,你没听说过吧,今天街上的马灯和玻璃灯都卖光了,红军要在小校场开提灯晚会,你可别错过机会啊,今晚是红军来毕节后第一次召开的群众大会。”当时,毕节城没有电灯,会场上挂着几盏充气马灯,城里的老百姓自己出资买了玻璃灯,用手提着,参加会议。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在会上作了宣传抗日的演讲,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抗击日寇。毕节人而后称这次会议为“提灯晚会”。
  当晚,刘生桥观看了小校场的提灯晚会,受到极大的启发,决心要参加红军,但他认为自己的年龄大了点,担心红军不接收他。第二天,他把自己挑的煤送给红军。红军有铁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不收受老百姓的财物。刘生桥把煤倒在红军的炊事房堆煤处就跑了,害得那个炊事班长到处找人。第二天中午他们终于找到我家,我奶奶才知道他的煤不是卖了,而是送给红军。后来,红军亲自找到刘生桥,并付了煤款,根据他提供的信息,红军找到草堤煤山。那时,毕节城烧的煤来自两个地方,一处是灵峰寺垮山,另一处就是草堤吊水岩。垮山山高路险,煤洞较深,采煤不易,运输靠人背马驮,很不方便。草堤的煤储量虽然不大,有的地方拨开泥土便见煤层,采掘方便,离毕节城也较近,道路平坦,是当时毕节人用煤的首选之地。红军进入毕节,两个军团,上万人要吃饭,柴煤水火是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红军得知草堤产煤的信息,决定派一个加强连去镇守草堤煤山,刘生桥很快就成了红军进驻煤山的联络员。
  在担任草堤农会主席期间,刘生桥为红军和人民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保守红军的机密,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刘生桥参加红军的时间并不长,但他赤胆忠心,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恪守一个红军战士的坚强本色。(作者单位:毕节市作家协会)
[1楼] 网友刘世龙,于2015/6/9 22:09:41发表:
我敬爱的老祖公永垂不朽你的后代以你为荣弘扬中华人民精神把我们刘氏家族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