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天地 >> 杂志社档案 >> 真情谱写帮扶曲——毕节试验区杂志社2014年结对帮扶赫章县安乐溪乡高桥村小记
真情谱写帮扶曲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2014年结对帮扶赫章县安乐溪乡高桥村小记
作者:本刊记者 孙良贵  发布日期:2015/3/20 阅读次数:
已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的高桥村党员活动室
2月13日,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社长(主编)李霓(前排中)、副主编杨超(右一)等在高桥村“两委”班子的陪同下深入该村调研,并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
  “感谢毕节试验区杂志社!我们村终于有党员活动室了!”这是今年2月13日,毕节试验区杂志社社长(主编)李霓一行到赫章县安乐溪乡高桥村走访慰问时,村党支部书记王巍说出的第一句话。
  看到已经竣工即将投入使用的村党员活动室,作为杂志社一员的我,心里也倍感欣慰和温暖。帮助高桥村修建村党员活动室,成为了结对帮扶解决实际困难的真实见证。
  高桥村位于安乐溪乡东部,是该乡9个一类贫困村之一,全村193户、860人,境内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沟壑纵横,陡坡占全村耕地的90%以上,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人均纯收入2450元,是一个纯农业山区村。
  一件贴心的“实在事”
  2014年3月初,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毕节试验区杂志社与高桥村结成帮扶对子。
  2014年3月25日,杂志社社长李霓带领工作队到高桥村开展调研,与乡领导、村“两委”班子、村民组长、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等进行座谈,仔细了解该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得知该村长期以来因无党员活动室,致使党建工作考核在全乡一直挂末。
  2014年3月26日下午,杂志社立即召开动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要求,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以“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坚持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坚持分类指导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制定结对帮扶方案,成立由结对帮扶组、新闻扶贫组、基础设施建设组组成的精准扶贫工作队,正式启动帮扶工作。
  此后,杂志社李霓社长先后召开9次工作推进会,以着力改善高桥村村务办公环境为出发点,以推进新建高桥村党员活动室为抓手,派出工作队到村到户对接协调工作30人次,通过自筹和协调方式,筹集资金12.5万元: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家忠,赫章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禄炳军的大力支持下,市委组织部出资3万元,赫章县委组织部出资4万元,杂志社自筹资金5.5万元,共同修建高桥村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室等两层共13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该村长期以来无党员活动室、无办公场地、无便民服务中心、无文化室(农家书屋)的难题,加强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夯实了该村党建工作的基础。
  一份温暖的“见面礼”
  结对帮扶,关键的是要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
  “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关心和厚爱!”邓本翠老人发自肺腑的一句话,道出了在场困难群众的心声。
  这是今年2月13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杂志社社长李霓、副主编杨超一行带着浓浓的祝福,到高桥村走访慰问时的一个场景。慰问当天,李霓深入结对帮扶群众家中,与他们交心谈心,共商发展之路,共话美好生活,并为结对帮扶的邓本翠、刘文英等16户群众每户送去了600元慰问金,共发放慰问金9600元。同时,还为何朝仙等10户群众送去了大米和棉拖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进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朱一多先生得知精准扶贫情况后,将自己在《毕节试验区》杂志上发表稿件所得的350元稿费捐出来,委托杂志社送到高桥村69岁的老党员张启成手中,并捎去新春的祝福,表达了民主党派深深的情意。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在帮扶过程中,按照“5321”(社长/主编帮扶5户、副主编帮扶3户、部室主任帮扶2户、部室副主任帮扶1户)的帮扶模式,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明确了8名党员干部与16户“五保户”、残疾、孤儿、低保户、高龄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全面推进精准帮扶工作。
  挂钩结对一家亲,真情帮扶暖民心。在新的一年,毕节试验区杂志社将继续在结对帮扶高桥村的路上踏踏实实、沉下身子,让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