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以文朝荣精神塑造文朝荣形象——《文朝荣》话剧排练、演出纪实
以文朝荣精神塑造文朝荣形象
——《文朝荣》话剧排练、演出纪实
作者:舒泽林  发布日期:2015/3/20 阅读次数:
  当文朝荣的事迹在乌蒙大地上传遍的时候,艺术家们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用话剧的形式演绎了这个乌蒙山区的彝家汉子感人的故事。在那个炎热的夏季,省戏剧创作中心的马军老师率省文艺界的专家学者数人,在赫章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海雀村,与文朝荣的家人沟通、与海雀的绿林对话,创作出了大型纪实文学话剧《文朝荣》。
  走进海雀感受真实的文朝荣
  随着毕节市乌蒙文化节•第二届文化艺术系列(美术专业和精品剧目)大赛即将拉开帷幕,赫章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为弘扬贵州精神和文朝荣精神,决定以省文艺界专家编写的剧本,打造大型方言话剧《文朝荣》。
  在《文朝荣》话剧誓师大会上,当讨论、分配演员角色,提出扮演文朝荣同志的要求、条件以及由谁出演等问题时,大家都一片沉默,冷场片刻之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的王飞翔副局长那信任的目光停留在我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文朝荣从饥饿的人群中站起来,振臂高呼、扛着锄头走向山头……便怀着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咬紧牙关,微微地点了头。我没有和文朝荣老支书见过面,却和他有一种内心相通的感觉,便立下“军令状 ”,演好文朝荣这一角色。
  为了更真实、更形象地展现海雀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再现文朝荣老支书真实的一面,2014年7月30日,《文朝荣》话剧组驱车来到海雀村,体验海雀的民俗民风。当沿着蜿蜒的公路走进海雀清静凉爽的森林,情绪立即被大自然的气息净化。
  踏着文朝荣巡山的脚步,剧组走进海雀这片林,绿树成荫、松涛回荡,众人都在静默的怀念中穿越林海。看着这片林,我们对那个曾经带领村民种树又义务巡山的老人又增添了几分敬意。
  走进文朝荣老支书的老伴李明芝老人的家,我们想从李明芝老人口中得知一个真实的文朝荣,但又不忍心触痛她失去亲人的伤口,这个满脸沧桑而又慈祥的老人,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事,眼里含着泪和我们聊了很久。真实而又质朴的故事,比文艺作品更让人感动。
  在此之前,我们总认为文朝荣不顾家,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但从李明芝老人的口中可以得知,文朝荣是一个非常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他知道自己的老伴能坚守住这个家,有能力处理好家里的日常事务,自己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
   李明芝老人把目光慢慢移动到老支书的遗像上说:“他经常出去,忙一大晚上才回来,我家几娘母做好晚饭,蹲在火炉边等他,我们包(憨)得很,等齐(到)鸡叫半夜都要等他回来一路(起)吃。”我们不知如何理解,也许是因为她“憨得很”才把这种离多聚少的日子看得如此珍贵,才忍饥挨饿,苦苦等待,只为一家人能共进晚餐。当听到这句朴实的语言——“包得很”时,我慢慢地背过脸去,让泪水悄悄地滑落。
  李明芝老人说,幺姑娘出生那一年,文朝荣长期在外面跑,他出门的时候,幺姑娘还没有出世,到乡里办事去了好久,接着又去赫章开了几天会,还没到家,就赶往八区去学兽医,又到区公所搞科技兴农……记不清总的出去多少天。她苦笑着说:“他回来的时候,娃娃都会笑了,他躲在门旮旮头哭,还以为我没看见嘞……”
  为精彩演绎赴贵阳取经
  经过在海雀一段时间的走访后,我才发现,演好文朝荣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总认为,自己有多年的创作、表演经历,又和很多少数民族村干部长期交往,只要把他们身上那种正直、倔犟、实干的性格综合起来,就可以演好文朝荣了。但是,后来才慢慢发现,老支书的故事不仅仅局限于现在问世的几本书 ,文朝荣精神也不是像我们以前学习文朝荣时,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简单。他那种柔情、智慧,那种坚毅、豪爽,那种能力和意志,是我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这些担心让我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当我想到自己是学文朝荣、演文朝荣,知难而退不是文朝荣的性格时,我又坚持了下去,并下定决心,努力演好文朝荣。
  话剧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我们剧组30多个人,都是从各单位抽调的干部、教师和业务人员,有好多连舞台都没有上过,演话剧还不知从何处入手。于是,县委宣传部安排我们去贵阳取经,请省话剧团的老师为我们作指导和编排,我们向专业演员学习、请教。
  省话剧团排练普通话版《文朝荣》时,我们是群众演员,充当海雀村村民,我们告诉自己,当好配角,然后偷师学艺。我们的排练很辛苦,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有的吃饭时剧本都不离手,说得上是废寝忘食。
  在排练中,虽然辛苦但也有不少趣事,演文朝荣大儿子的演员,忙于排练,忘了收拾打扮,胡须如雨后春笋,满脸丛生,当他和我排练老支书动员儿子办独生子女证时,他严肃地说:“爸爸,你放心……”顿时引起了哄堂大笑,因为“儿子”看上去要比“父亲”老得多。还有一次,一位女演员因排练次数过多,在与“文朝荣老支书”说话时口误:“我家羊子下牛了,来割点猪草给它吃。”排练多了,谁都会头晕。我有一次也闹过这样的笑话,我对“村民”说:“除了六十岁以上的小娃娃外,都得上山栽树……”大家都晓得排练辛苦,嬉笑的目的只在于减轻压力,活跃一下气氛,没有太多的责怪。
  文朝荣精神才是第一
  在贵阳取好经后,我们踏着匆忙的脚步,背负着沉重的责任返回了赫章,此时离比赛只有20多天了。各县(区)的文艺界都轰轰烈烈的,大家都在调兵遣将,精美的服装道具、强大的演员阵容……大家都在精心地准备着,都在为金奖而“重金”打造。相比之下,我们就像海雀人民一样,钱不如人、技不如人,只有文朝荣精神的支撑和鼓励。
  一群业余演员,没有专业导演的指导,要在短短的一二十天,用话剧的形式,把文朝荣精神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给观众和评委献上一道文艺大餐,这确实有难度,但我们每个人都坚信:一切皆有可能。县委宣传部朱大庚部长多次到排练现场鼓励大家:“要用文朝荣的精神,演好文朝荣的戏。”这给剧组每一个人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文朝荣就是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海雀人民一道,把海雀那石漠化的穷山恶水,变成茂盛的万亩绿林,守护一方水土,造福一方人民。有老支书这种精神的支撑,我们还怕没有勇气上阵吗?
  因为文朝荣精神,我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我们内无良将、外无援兵,处处受挫时,是文朝荣精神支撑着我们走过艰难的时刻;因为文朝荣精神,我们才拍摄话剧,也因为拍摄话剧,我们才真正理解文朝荣精神,我们得到最大的奖赏就是文朝荣精神给予我们征服一切困难、走出困境的精神动力和支撑,这胜过一切形式上的奖励。
  我们以文朝荣那种不求回报的心态走上舞台,单纯、质朴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演绎出文朝荣老支书从海雀的荒凉贫瘠中走出,带领村民绝地逢生、解决温饱,之后,从容地走进自己亲手种下的林中,回归自然,展现他无私奉献、坚忍不拔、愚公移山的崇高精神,真正达到了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才是我们演《文朝荣》话剧最大的愿望,所以,我们并不在乎谁是第一、谁是第二,金奖属谁、花落谁家,这对我们来说已然不那么重要了。
  随着毕节市乌蒙文化节•第二届文化艺术系列(美术专业和精品剧目)大赛落下帷幕,朋友便打来电话祝贺:“大赛终于揭晓了,你们荣获全市银奖!要是服装舞美搞到位,肯定是第一……”我淡淡地一笑说:“什么奖都一样,文朝荣精神才是第一!”(作者单位:赫章县铁匠乡财政分局)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