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市直彝族古剧《撮泰吉》
市直彝族古剧《撮泰吉》
作者:  发布日期:2014/10/31 阅读次数:
  9月16日晚,由贵州省著名导演黄湘担任总导演,贵州省著名导演樊逸晴、贵州京剧院著名导演陈少华、毕节乌蒙演艺集团董事长安黔共同导演的彝族古剧《撮泰吉》在毕节大剧院上演,给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上的文化盛宴。
  “撮泰吉”为彝语音译,是人类变化的戏剧的意思。讲述了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段时间三年不打雷,九年庄稼不熟,不见雀鸟飞,人死了一半。有一年六月初三降大霜,所有的庄稼都毁了,连翻种的种子也被冻死了。人们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四个寨民冒险进入神秘山洞去寻找传说中半人半神的山林老人,请求他救灾救难。山林老人通过巫术让四人鬼魂附体,成了“撮泰”,并将他们送回到老祖宗生活的时光。最终,四个“撮泰”从老祖宗那儿为大家取来了火种和粮食种子,并帮助山民们重新开荒耕种,得到了丰收,解救了灾荒,渡过了灾难,人们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从此,人们只要遇到年景不好和天灾人祸时,便会去山洞取出面具,装扮成“撮泰”,演出这个传说中的故事。
  这一古老的表演,既表达了人们对“撮泰”老人送粮送种子救人于水火的感激之情,寄托了对祖先法力的敬畏和怀念,同时也以祖先辛勤劳作、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来激励后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因《撮泰吉》保留了原始戏剧的经典,展现了“万物有灵”的信仰和理念,且不论从反映内涵,表演形式还是演出习俗都是彝族特有的,极少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所以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人类的祖宗戏”等。
  当晚,参演的42名演员通过魂附、变人谣、种子及驯化牛、耕作舞、扫寨谣、祭祀与庆典等经典场景表演,将《撮泰吉》搬上了现代舞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撮泰吉》传承人苏万朝对此剧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场《撮泰吉》表演得很好、很精彩,气势强大,直接就是把原生态的《撮泰吉》搬上舞台,只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加了舞美和灯光。”
  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继超在观看演出后说:“《撮泰吉》作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年代非常古远,戏剧给‘活化石’注入了新生命,充分展示了人类智慧,进一步表现了《撮泰吉》的深度、广度和厚度,特别是用原生态歌舞、现代技术来演绎剧目的做法非常值得肯定和弘扬。”
  据负责此次剧目筹备的毕节乌蒙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正江介绍:“每年正月初十到十五,彝族寨子都会表演《撮泰吉》,作为一种原生态的表演,《撮泰吉》虽早已闻名于世,但以剧目的形式登上舞台还是首次。下一步,公司将把《撮泰吉》推出贵州、推向世界,使《撮泰吉》走上更大的国际舞台。”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