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你虽没入党,总算红军一员”——纪念周素园先生逝世55周年
“你虽没入党,总算红军一员”
——纪念周素园先生逝世55周年
作者:孔庆凯  发布日期:2014/1/16 阅读次数:
  周素园,原名培艺,别字树元、澍元,1879年3月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1907年在贵阳创办贵州第一份报纸《黔报》;辛亥革命前是贵州自治学会创始人之一,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会,系贵州辛亥革命主要领导者之一;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至毕节,担任红军组建的贵州省抗日救国军司令,后率领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二支队参加长征,北上抗日;在延安被毛泽东、朱德委任为八路军高级参议;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出任贵州省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贵州省副省长等要职。1958年1月在贵阳病逝,享年79岁。

  周素园先生是从书香门第走出来的一位传奇人物,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贵州省辛亥革命元勋,曾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参加红军万里长征则是他革命生涯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段。
  周素园先生早年追求进步,在参加辛亥革命后,因不满军阀混战与官场腐败,1925年辞职回乡。在家闲居期间,他虽然脱离了军政界,但追求进步、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思想没有变。他购买了大量进步书籍,订阅了许多报刊,每天伏案阅读,从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如《国家与革命》、《通俗资本论》、《共产主义ABC》、《新政治经济学》等,对他影响很大。通过对这些进步书籍的学习研究,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变化,使他从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者。对这一思想的转变,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余近年常阅新书,加以冥思旁证,颇能日趋解放。”他在给老友彭明之的信中道:“弟此时脑府充满(对)劳苦大众之同情,以为无压迫、无剥削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极则。”
  1936年2月,红军长征经过毕节,因不知周素园先生的情况,在“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中,误把他当土豪劣绅抄家,抄出的东西中有许多马列著作及其他进步书籍,战士们发现书上圈圈点点,眉批十分认真,甚感惊奇,随即向红六军团首长作了汇报。政委王震和政治部主任夏曦得悉后马上找他交谈,询问他的经历。当问到他为什么读马列的书、红军来了为什么不逃走时,他说:“我研究马克思主义10年了,我觉得马克思讲得对,我相信马克思主义,你们是共产党、红军,是讲马克思主义的,所以,我用不着走。”当王、夏二人向他宣传共产党、红军的方针政策后,问他赞不赞成,他说:“赞成,完全赞成。”(引自萧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献给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同志》)随后,红二、六军团首长常到家中与他亲切交谈,并邀他出来工作,他毅然同意,并出任了共产党领导组织的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他当司令员的消息一经传出,在社会上震动很大,吸引民众纷纷前来报名参军,短时间,贵州抗日救国军就发展到了三个支队。随后,黔西、大定、毕节农村相继成立了30多个农会,红军也扩充了5000多名新兵。
  1936年2月27日,红军离开毕节,周素园先生已是接近花甲的57岁老人了,但他不顾体弱多病,抛家离舍,毅然决定参加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随后转战于黔西北、滇东北。一路上,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气候恶劣,风餐露宿,常有恶战,但周素园先生思想坚定,从不动摇。由于他体弱多病,任弼时、贺龙、王震等商量准备拨一笔黄金送他去香港治病,但他对委派去做动员工作的邓止戈(原贵州抗日救国军参谋长)说:“我今年快60岁了,以前都没有找到光明。今天参加了红军,正是我一生最光荣的时刻,死也要死在红军里。我不愿意离开红军。”(引自邓止戈《红军在黔西北》)听了邓止戈转达的意见后,贺龙同志霍然而起道:“好啊!我就喜欢这样的人,就是拿十八人抬大轿,也把他抬走。”
  在毕节及长征途中,周素园先生利用他的影响,给滇军上层人士写信,宣传共产党、红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写信给龙云、孙渡和旅长鲁道元,拿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来鼓动他们,争取他们同意抗日和红军一致行动。”他在给龙云的信中写道:“蒋介石派中央嫡系万耀煌、樊嵩甫等进入云南、贵州来打红军,也叫你打红军,红军是不好打的。退一万步讲,即使你把红军打掉了,也是两败俱伤。万、樊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多势大,那时的云南,还是你的?假道灭虢,史有明鉴。”(引自萧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献给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同志》)他在给孙渡的信中写道:“目前中国已到了千钧一发最危急的时期,国家的独立仅有口号,民族解放将付东流。只有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尚尔艰苦奋斗,欲挽此垂危之命。”(引自顾隆刚《周素园参加红军长征后思想的演变》)这些信对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分化敌人、利用敌人起到积极作用,正如萧克同志所说,周素园的信“打中了他的要害,所以孙渡在威宁、昭通按兵不动。国民党追击主力从东面向我进攻,但孙渡纵队在西南按兵不动的态势,就利于我们集中主力对付东面来的敌人”。(引自萧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献给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同志》)
  红军长征途中,周素园随军跋涉了千山万水,历经了爬雪山等艰难历程,于当年6月22日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见到了朱德和刘伯承同志。在甘孜,周素园发表广播稿,揭发蒋介石降日卖国行径,呼吁多省起义抗日。
  到甘孜后,周素园先生随红军总政治部行动,离开阿坝。过草地、越岷山、翻腊子口,进入甘肃。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他被任命为教育部长。10月9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他跟红军一起出生入死,历经9个多月,行程上万里,千辛万苦到了根据地延安。
  周素园先生作为一个无党派的爱国民主人士,以年近花甲的体弱之躯,参加红军长征,在全国恐怕仅他一人。
  对于长征,周素园先生是这样描绘的:“在那几个月内,睡的是露天的绿草,虽说有个布蓬,但遇大雨就困在草荡里。”“两三间铺宽的地方,要困30来个人,真是手足都没处放。只要你抽身一动,就休想插进去。吃的呢,简直和猪食差不多,即便如此,也是饥多饱少。”“一个洋瓷盆,七八个人共用,洗脸、洗脚、烧开水、熬稀饭等。浑身是虱子,随便捕捉就几十上百。”他曾在一联句中写道:“欹枕未干额上露,开脸乍见眉际霜。”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红军首长和干部战士十分照顾他,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隔一段时间,红二、六军团领导都会亲自送来5-10块大洋,供他购买草料;到甘孜前,王震同志与他同吃同住,同床而卧,对他百般照顾;过草地时,贺龙同志省下自己的口粮给他吃,有一次还让警卫员从很远的地方给他送去一小袋酥油烙的青稞饼;贺龙的女儿贺捷生(解放军少将)曾对周素园先生的女儿周平一满怀深情地说:“您知道吗?长征途中过河时,是我爸背你爸过河的!”父辈的革命友情,儿女们谈及时也溢于言表;行军途中,红军指战员们扶他上马下马,问寒问暖;偶尔获点黄豆大家煮着吃,怕他嚼不动,给他磨成黄豆汁……他深深地体会到了红军指战员们“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的革命友情。正是在指战员们的关怀照顾下,周素园先生凭着坚强的毅力,走完了漫漫长征路。对此,他在家书中写道:“你或者怀疑说我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我不惟活着,而且比在家里还健康一些,这不但出乎你们的意外,连我自己也想不到。”
  到延安后,周素园先生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的多次亲切接见,并同他长时间会谈,鼓励他继续学习和工作。到达延安10天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毛主席嘱他写信给何应钦、王伯群、张学良等人,并代朱德总司令起草了给刘湘、邓锡侯等人的信,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他还担任了红军大学教员,编写了名为《洪宪叛国始末记》等近代史教材。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期间,毛主席还请他给冯玉祥、张继、吴忠信、张道藩等国民党要员写信,寄希望促进国内团结、达到共同抗日的目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周素园先生被任命为八路军高级参议。
  1937年10月,肩负毛主席重托,带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给西南各省军政当局的亲笔信,周素园先生准备离开延安。临行前,毛主席、周副主席摆席为他饯行。席间,毛主席对他说:“周先生,你虽没入党,总算红军一员。”“先生参加红军的历史已经很光荣了,今后更辉煌的未来,应该是我执笔来补写。”(引自《周素园自传》)
  “你虽没入党,总算红军一员”,毛主席的临别赠言,为周素园先生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给予了深情而明确的评鉴。
  周素园先生已离开我们55年了。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努力奋斗、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不惧艰难险阻、不畏强暴威势、从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为红军一员的革命精神,将激励我们奋发努力,为毕节试验区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者系周素园先生外孙)
  
[1楼] 网友市民,于2014/2/23 22:04:34发表:
希望周素圆故居能得到保护。
[2楼] 网友读者,于2020/7/28 7:52:24发表:
向周素园先生致敬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