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 卫生健康 >> 誓把大路背回故乡——记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杨文学
誓把大路背回故乡
——记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杨文学
作者:本刊记者 宋 霞  发布日期:2013/6/5 阅读次数:
杨文学(左一)带领乡亲们把大路背回故乡
  在乌蒙大地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蜿蜒于山间的乡村公路,它虽然不似高速公路般宽阔平坦,但承载着一个小山村村民祖祖辈辈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是他们通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这条路,是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贵州省“优秀春晖使者”杨文学用自己的勤劳、坚韧和赤诚修筑而成的,他叫它“春晖路”。
  杨文学,毕节市织金县鸡场乡鸡坡村核桃寨人。2011年,他用自己当“背篼”8年辛苦挣来的13万元为家乡修路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反哺家乡的赤子情怀感动了社会各界人士,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2012年2月23日,杨文学当选为“2011年度中华儿女年度推荐人物”,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著名作家冯骥才等名人同登领奖台;2013年4月19日,他被评为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在中南海受到国务委员王勇、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和著名主持人杨澜还为其颁奖……
  5月14日上午7时,记者一行从织金县城出发,一路颠簸,将近中午12时才来到了杨文学的家乡。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在烈日下满身尘土的杨文学,他正在施工现场和大家一起辛苦地干活。通过走访交谈,记者走近了这位平凡的大山之子,了解其坚韧而执着的修路故事,感受其纯粹而质朴的赤诚之心。

  走出大山 辛勤逐梦
  核桃寨是一个海拔较高、群山环绕、交通闭塞的小村寨。这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都过着人背马驮的生活,所有的生活物资都靠人背,就连修建房屋的一砖一瓦都是村民们从山下一背一背地背上去的。“猪赶到街上去卖,才到半路就累死了;拉一车煤到邻近的村寨请人背,背价几乎超过煤价,豆腐盘成肉价钱;每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上万斤洋芋,除了人吃喂猪外,其它的运不出去卖,就只能烂掉。”这就是核桃寨真实的写照。
  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杨文学,因家庭拮据和离校远的缘故,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开始了农耕生活,和自己的祖辈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几年过去了,杨文学有了自己的家庭。为了撑起这个家,2000年,杨文学割舍对妻儿的眷念,只身来到贵阳,开始了当“背篼”的日子。白天,他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处找活干;夜晚,他歇脚于桥墩下、候车室里,休整疲惫的身心。就这样,这种无家可归、风餐露宿的日子将近过了两年。
  2002年,在外打拼了两年的杨文学,以自己的诚实与质朴,得到一家建筑工地的肯定,成为这家工地最忠实的“背篼”,专门为工地背砖、水泥等建材。在这家工地一呆就是半年,杨文学终于有了自己的出租屋,总算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栖息之所。
  2003年,外出已有3年的杨文学考虑到家里儿女还小,妻子一个人在家很辛苦,加之自己回家一次也非常不容易,于是,他决定把妻儿3口接到贵阳。就这样,夫妻俩一起在贵阳打拼,都当起了“背篼”,一起在工地上当搬运工,虽然很辛苦,但一家人却乐在其中。由于家庭一下子从原来的一份收入增加到两份,他们的日子也开始有了新的起色。
  随着找杨文学夫妻俩干活的人越来越多,他和妻子有些应付不过来,于是,他便找自己的同行来帮忙。由于人缘广,他逐渐成了附近“背篼”的“老大”,开始承包工地上需要背的“大工程”,然后让附近的同行一起来干,渐渐地他成了工地上的“背篼老板”。
  2008年,外出已有8年的杨文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手边开始有了一点积蓄。他拿出3万多元买了一台小型搅拌机,租给别人使用,自己赚租金,如今已有2台,真正当起了“小老板”。虽然当起“小老板”,但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依然坚持出去找活干,过着“背篼”生活。
  2008年,看到寨子里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新房屋,而自家老房子也已经破旧不堪,于是,杨文学和妻子商量,决定重修自己老家的房子。一年多后,老家的新房终于修好,就等着再攒些钱来装修,想到“新家梦”即将实现,杨文学一家充满着期待。

  心系桑梓 捐款修路
  2011年春节,杨文学携妻儿一起回乡探亲。在一次和村里几位寨老闲聊时,他们的一席话深深地刺痛了杨文学的心:“我们从十几岁背到现在,已经快一辈子了,难道你们还想像我们一样,一辈子背下去,一辈子都过苦日子吗?”听了这些话,杨文学心想:“没有路,修房子有什么意思。”于是两碗苞谷酒下肚后,他拍着桌子说:“这路,我来修!”
  杨文学将修路的想法告诉妻子,妻子听后坚决不同意,并对他说:“这13万元是我们俩用背篼一背一背地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准备装修新房的,你把这些钱全部拿去修路了,我们以后回家住哪里?”
  妻子的话让杨文学更难受,他无言以对,心里明白这些年妻子为了这个家也非常不容易。他犹豫了,但当他想起乡亲们的那一番话和过的那种苦日子,更让他夜不成眠。经过内心苦苦的挣扎后,杨文学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拿出当背篼8年辛苦挣来的13万元积蓄为家乡修路。他对妻子说:“没有路,有了新房还不是照样要过苦日子,路通了,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啊!”在他的劝说下,妻子最终答应了。于是,杨文学带上13万元钱,匆匆赶回老家,开始他的修路梦。
  2011年3月25日,在500多个乡亲投工投劳和大力的支持下,4公里长的通组公路破土开工。工程历时一个多月,除了接头处一座高8米、宽10米的桥梁没有连通外,其余的毛路已全线贯通。
  可这时,杨文学发愁了,13万元已用光了,可还有一座桥没有修通。“路修成这样子,对不住当初向父老乡亲的承诺,我恨不能变成一块石头,砌进这条路。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路修完,哪怕就是再干10年的背篼!”骑虎难下的杨文学在旁人看来是如此的执着和固执。看到杨文学这样,村民们被他的这种坚持感动了,告诉他,他们愿意和他一起出去背背篼,多挣点钱再回来修路,一定要把这条路修通。就这样,在杨文学的带领下,20多个弟兄姐妹带着修路的梦想,来到了贵阳,一起誓圆家乡修路梦。

  爱心援助 共同圆梦
  当杨文学和村里的兄弟姐妹们在为梦想拼命时,“背篼”杨文学捐款修路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鸡场乡很快就把修建核桃寨组的这座桥上报到毕节市交通运输局;织金县交通运输局专门派出工程师到核桃寨,提供技术指导;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给予10万元的项目资金;省财政厅拨款31.7万元;省公路局拨款70万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们的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
  在施工现场,村民杨国昌激动地告诉记者:“路就要修通了,我们大家都很高兴!”简单的话语,却表达了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在这条毛路上,记者看到一群刚放学的小学生欢快地奔跑在回家的路上,杨文学满脸幸福地说:“其实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我只是想,祖祖辈辈已经吃尽了苦,受尽了穷,就是要修出一条路,让乡亲们走出大山,过上好日子。我更要感谢大家,是他们让我们的梦想很快变成了现实。再过两个月,这座桥建成后,这条路就算是通了,车辆可以进出寨子,道路的硬化工作也随即可以进行了!到时候,这座桥就取名叫‘春晖桥’、这条路就叫‘春晖路’。以后,我们逢年过节回家,就可以坐车了!”
  下午7时,太阳已西下,记者沿着“春晖路”往山下赶,在途中遇到了从山下施工现场下班归来的几个村民,看到记者,他们用不怎么流利的汉语热情地说道:“要回去啦!你们辛苦了,慢走哈!”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美梦成真的幸福。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