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 卫生健康 >> 家园环境美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大方县三元民族乡幸福小镇建设侧记
家园环境美起来 群众腰包鼓起来
——大方县三元民族乡幸福小镇建设侧记
作者:陈德峰  发布日期:2013/2/19 阅读次数:
三元民族乡新貌
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
幸福小镇溢满幸福
  三元民族乡位于大方县东北角,距县城37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出入口10公里,居住着汉、彝、苗、白、蒙古、布依、仡佬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1433人,占总人口的62.3%,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乡,是大方的“东部粮仓”,也是毕节市幸福小镇的建设试点之一,有被列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较全面记载西南地区彝族历史的彝文献巨著——《西南彝志》和待开发的“三元温泉”等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三元乡依托毕节市幸福小镇项目建设试点工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小城镇建设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度,重视民生保障,发展乡村旅游业,“六步走”打造集彝族、苗族、白族民俗文化和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幸福小镇初见成效。
  该乡确立“生态保护、科学种植、粮烟并举、草牧补充”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一是加大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乡共投入6000多万元加大对公路、学校、村级卫生室、水渠、沼气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发展高效农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全乡共协调金融部门发放小额贷款800余万元支持农业生产,种植小麦8500亩、玉米1.8万亩、马铃薯1.4万亩,绿肥聚垄5300亩,实现烟叶收购1.41万担,产值达991.23万元,建立600亩漆树基地和中药材基地,发展核桃、板栗等经果林2100亩。三是健全完善水利网络,让“农业命脉”强起来。投入430万元建设烟水配套工程,投入300余万元建设“三小工程”如农村安全饮水小水窖等,基本解决了全乡8个村的饮水问题和农业浇灌问题。
  该乡利用5.6万亩荒山草坡资源优势,按照“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以胜丰、群丰、双元、胜发、群兴5个村为重点,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一是细化种草养羊措施,扩大山羊养殖规模。全乡有5个村448户农户(其中大户32户,小户416户)参与种草养羊,种草面积达9920亩,建圈面积达15040平方米,共养羊9920只,万亩草场万只羊的种养规模初步形成。二是加大黄牛品种改良力度,扩大黄牛养殖规模。全乡有600户农户参与黄牛养殖,共养牛1400多头,品种有“西门塔尔”、“利木赞”、“安克斯”等;有牛品种改良站一个,已完成黄牛品种改良750多例次,母牛的受孕率达95%以上, 牛仔成活率达99.5%。据该乡乡长陈世勇介绍,从2012年起,全乡生态养羊项目每年羊出栏达6000只以上,养羊户每年户均增收达1万元以上。
  结合地方民族特色,该乡按照“一村一景观、一寨一风格”的原则,投入10万元贴息资金,以彝族、苗族、白族民族元素为背景,重点打造胜丰村特色民居;投入资金280多万元,实施街道延伸硬化和绿化、完善排污排水设施,建设民族文化广场和生态休闲小公园等;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相结合,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04户,生态文明家园建设1046户;新建8个农村文化书屋和8个休闲娱乐小广场,使群众生活质量日趋提高,群众居住环境日趋美化。
  依托《西南彝志》和待开发的“三元温泉”、花底河古盐道石拱桥等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集休闲、娱乐、健身、理疗、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文化。该乡通过招商引资1000多万元,建成贵州省大方县大鲵养殖场;组织50多户农户参与娃娃鱼养殖,并成立了大方县鑫海娃娃鱼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娃娃鱼1600多条,养殖户年均获利达5万元以上,初步实现了“生态富民”的目标。
  该乡还不断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启动建设中心幼儿园,建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残病困等群体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在现有教学点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启动建设中心幼儿园。二是建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残病困等群体服务体系。为了关爱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关心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增进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情感交流,该乡在8个村开通了留守儿童亲情联心电话,无偿帮助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保持电话沟通,增进了儿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还启动留守儿童亲情家书活动,无偿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提供书信往来服务,不仅解决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困难的问题,还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了解家乡变化的渠道。三是建立政策与执行公开服务体系。将国家政策和落实情况及乡、村的执行情况进行宣传、公开,让群众知晓,使群众无怨言,实现了三元乡5年零上访,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作者单位:中共大方县委办公室)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