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减贫摘帽步伐——访毕节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吴学军
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减贫摘帽步伐
——访毕节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吴学军
作者:本刊记者 刘广琴  发布日期:2012/12/24 阅读次数: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助农增收(晓 力 摄)
  胡锦涛主席在毕节试验区视察时指出:“要坚持把扶贫开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攻坚作为毕节试验区的重要任务,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帮助更多的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开发扶贫作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在毕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意义尤为重大,近日,记者就毕节市开发扶贫工作采访了毕节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吴学军。
  吴学军说,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讲话,既是毕节试验区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更是毕节试验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更加辉煌灿烂新篇章的动员令,对于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切实把胡锦涛主席对毕节试验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转化为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强大动力,全力加快推进试验区开发扶贫减贫摘帽步伐。
  吴学军指出,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市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50.05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1.76%,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35.54%,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致贫因素复杂,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视察毕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发2号文件、《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不断深化“开发扶贫”这一主题,深入实施扶贫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把稳定巩固温饱成果、尽快增加群众收入、稳步实现全面小康作为首要任务,以区域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到户为主要方式,实行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轮驱动”,加强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推进生产条件大改变、生活条件大改善、社会事业大发展、保障水平大提高、生态环境大改观,在贫困山区开发扶贫、合力脱贫、稳定脱贫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创建扶贫、生态与人口统筹发展示范创新区。
  吴学军表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0万人以上,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73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到2020年,全面实现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目标,稳定实现全市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下步的工作中,吴学军说,全市扶贫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视察毕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
  一是准确把握扶贫攻坚主攻方向,着力推进特困片区连片开发。以“纳威赫连片攻坚推进区”和“中东部整乡攻坚推进区”等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作为主攻方向,根据贫困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贫困乡镇的地理位置和贫困程度,对片区内的乡村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实施,连点成线、接线成片,集中资源、连片开发、综合推进,切实改善区域整体形象。
  二是深入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着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的思路,大力推进“三化同步”。以“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引导贫困农业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工业化对扶贫开发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化发展中转移农民。努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全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在农业产业发展中转移农民。
  三是全面落实开发式扶贫方针,着力整合各类帮扶资源。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作用,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社会各界把建设项目和资金向贫困县乡整合倾斜,分类实施,整体推进,集中资源推进试验区扶贫开发。
  四是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产业扶贫水平。坚定不移地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全面实施产业化扶贫专项规划,加快把扶贫产业培育成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以“调整结构、突出重点、规模发展、推进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大力培育核桃、中药材、蔬菜、马铃薯、烟草、茶叶、草地生态畜牧业、乡村旅游等扶贫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毕节特色的山地农业产业园区,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五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和“五园新村”建设,努力破解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提高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努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保证群众最基本的就医、就学,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六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着力治理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改革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围绕建设“生态毕节”的目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我市由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环境优美地区转变。
  七是继续深化制度创新,着力构建扶贫攻坚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银行的项目合作,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壮大集体经济,建立联动机制,强化支撑条件,以扶贫攻坚为重要平台,在营造投资环境、强化项目管理、吸引人才技术、改革用人制度、加强交流合作、切实保障民生等方面出台必要的配套政策,统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