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创建中国毕节“同心”学院意义深远——访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愿学
创建中国毕节“同心”学院意义深远
——访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愿学
作者:本刊记者 程 红  发布日期:2012/12/24 阅读次数:
  12月2日至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深入毕节试验区视察,对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贯彻胡锦涛主席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热潮之际,12月14日上午,记者就准确全面地理解毕节试验区的试验主题及创建中国毕节“同心”学院等情况专访了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愿学。

  全面理解毕节试验区的试验主题
  1988年6月9日,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自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人民一直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进行试验探索。这是否意味着毕节试验区的试验主题就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人口控制”作为“三大主题”之一,是否是后来才增加的?
  吴愿学说,创建毕节试验区,既是意在建构和探索科学发展理念,并通过以新型发展思想为指导,探索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解决类似毕节这样深陷于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恶性循环地区困境的现实需要;又是通过试验示范,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在科学探索基础上的超前设计和实践。只有对此有完整的把握,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毕节试验区的试验主题。
  首先,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探索新型发展理念和新型发展道路的需要。我们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正确路线的指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的吃饭问题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迅速得到圆满解决。然而,全国仍有若干区域并未同步解决温饱,实现较快发展。在这样的区域中,特别突出的一是西北黄土高原连片区,一是西南喀斯特贫困区(这两大贫困区集中了中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接近三分之一,贫困人口超过三分之一)。为什么体制、机制的改革在大多数地方呈现出“一包就灵”的明显特征,而在西北黄土高原连片区和西南喀斯特贫困区这样的地方却成效有限?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贫困问题日趋严重的同时,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亦加速恶化,人的生产失控及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而这正好与全球性的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相对应。这一切,亟需站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勇于为人类探索健康发展道路为己任。一方面,要寻求并以新的科学发展思想为指导,探索一条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生产与发展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新型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变革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推进贫困地区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的发展保留基础条件,实现代际公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基于对较之体制机制创新更高层面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思想、科学发展方向、科学发展内涵、科学发展动力、科学发展形式(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怎样谋划和实现科学发展)等的深层次拷问和思考,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班人,自觉顺应时代和现实需要,作出了建立毕节试验区,为全国乃至世界岩溶山区健康发展探索新路的战略决策。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创建试验区的设想从一开始就包括了后来被称为“三大主题”的基本内容。
  其次,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毕节试验区创建所具有的若干特殊性。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向城市,由经济向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纵深的不断推进,改革的综合性、系统性、联动性及全局性特征日益突出,越来越需要以科学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系统完整的方案,并选择具有现实需要和相应条件(包括思想基础、干部队伍、实践经验、群众认同、必要的改革承受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等)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区域,按照制定的试验方案进行封闭运行,待取得经验(包括教训)后,再决定是否在较大区域乃至全国推开(这也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大胆试、不争论”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具体实践),达到积累经验、探索路径、规避风险、减少震荡的目标,从而使改革更具理性指导,更具科学性、实践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在全国统一方案拿出来之前,可先在局部一个地区、行业先行试验”的构想,党中央于1987年1月22日下发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重要文件。该文件指出:“充分相信群众,让亿万农民参加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但这绝不意味着改革可以完全自发和自流地进行,新的体制可以自然地长成。”“在改革的深入阶段,可在一个市(地区)、一个县的范围内,按照改革方案进行实际试验,主要目的是,由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在试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章程和法规,使党和政府的政策具体化、完善化。”“在试验区可以进行综合改革试验,也可以进行某一方向的专项试验(在实际工作中,所建试验区一般都是单一主题,这既是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力实现突破的需要,又有较快取得成效以摸索经验、增强试验区人民改革信心的考虑。所设置试验区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个周期约3至5年的探索试验,适时进行总结提炼后再开展新的主题试验)。”根据这些精神,国家相继建立了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考虑到改革试验是在进行探索,闯出一条新路,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需要很高的智慧和勇气以及较强的承受力等,为确保取得成绩,试验主题较单一明显具有优越性。
  大致与国家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同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班人,创造性地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大胆试、不争论”的思想,开创性地作出了报请国务院批准建立以综合改革为使命的毕节试验区的战略决策。毕节试验区是在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人地矛盾尖锐突出、人口众多而又素质低下的地区进行前无古人的探索,具有全面性、综合性、战略性的特殊试验区,又是单独报请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新型试验区,其工作难度更大。因此,尽管在建立毕节试验区的方案草案中就提出了要综合解决人口、粮食、生态问题,提出了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通盘考虑综合整治,但考虑到一是主题或涉及的内容过多,会使获得国家批准的难度增大;二是无论是要搞好开发扶贫还是生态建设,都要求人口生产与之相适应,换句话说,人口控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潜在地包容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之中;三是如把三个方面都写上还会显得题目太长,不利于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和宣传等等。因而,最终在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上报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请示》中,不仅将试验区定名为“毕节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试验区”,而且在请示中明确提出“整个试验紧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当时虽未明确提出“这一主题”是什么,但后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这一主题”即科学发展)。同时提出,试验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岩溶地区开发扶贫试验,二是岩溶地区生态建设试验。文本明确将毕节的试验主题表述为一个即“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而试验内容则分别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两大试验内容中,则在相关部分写上了“人口控制”的相应内容,如在“岩溶地区开发扶贫”中提出,“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在“岩溶地区生态建设”中提出,“争取三五年停止人为的生态破坏”;以及在“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中提出,“对科技人才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等等。因而,可以肯定地说,虽然囿于种种原因,上报的请示中没有“三大主题”的明确提法,但实际上从一开始,毕节试验区的试验就包括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个方面。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在“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后,考虑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实践需要,考虑到人口、粮食、生态、经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考虑到深化和长期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在试验区建立半年后,为适应改革试验深化的需要,1989年1月29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毕节试验区发展规划情况汇报会,听取了毕节试验区负责同志对试验区发展规划的内容和进展的汇报。会议在肯定了毕节试验区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后,进一步明确毕节试验区试验主题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从此时起,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说法正式面世。
  综上所述,毕节试验区从一开始拟进行试验探索的就是妥善处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生产与发展的关系,当时的通俗说法是解决粮食、人口、生态问题。试验主题从一个(“科学发展”),同时包含两个方面(“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内容,又进一步明确为三个方面(“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主要是为了争取尽快获得国家批准建立试验区,并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清楚地把握毕节试验区要试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严格地说,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完整、全面地充当毕节试验区试验探索主题;“三大主题”之说,只是毕节试验区将科学发展的“三个方面”予以通俗化表述的约定俗成形式。因此,不能说“人口控制”这一方面的主题是后来加上的,而最多只能说它是后来予以进一步明确的。

  创建中国毕节“同心”学院意义深远
  在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长期坚持、无私奉献,与毕节人民创造了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胡锦涛同志在12月2日视察毕节试验区重要讲话中称为“毕节经验”)。胡锦涛主席在视察毕节试验区时要求,“要紧紧抓住现有的机制和机遇,珍惜我们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好这一独特的优势,更好地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建设”。作为多党合作的示范区和贯彻“同心”思想的模范区,毕节试验区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吴愿学说,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推进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思想政治共识的形成。在2011年党外代表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这些论断和阐述充分表明,“同心”思想和“同心”思想在理论上丰富、在实践中深化,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又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设计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以广泛思想政治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要求“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为此,毕节试验区应一如既往地坚持“以政治促经济、以民主推民生”,深化多党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深入贯彻“同心”思想,充分发挥“小试验、大方向”的积极作用。
  吴愿学说,为探寻落后地区科学发展和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现实道路,1988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经国务院批准,承担着党和国家“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历史使命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24年来,得益于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得益于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各方各界的和衷共济,得益于试验区正确道路的引领与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在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以“同心同德谋发展、同心同向奔小康、同心同行促共建”为基本内涵的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与自身科学发展相得益彰的“毕节模式”日趋形成,初步展现了“同心”思想指导下“以政治促经济、以民主推民生”的“同心”实践旺盛生命力。毕节试验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同心”思想最集中、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实践基地,为其承担“同心”学院教学培训功能奠定了无可替代的坚实基础。
  以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同心”思想为引领,凝聚力量,建设全方位、高层次、广视角、多维度的统一战线价值共同体,关系着党科学执政和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奋勇前进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整合各方资源,迅即着手创建中国毕节“同心”学院,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七一”讲话强调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要求,是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探索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战略需要。
从现在起就抓紧筹建中国毕节“同心”学院,有需要、有基础、有部署、有平台,时不我待,条件有利。中国毕节“同心”学院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新时期统一战线长足发展作出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吴愿学说,基于对毕节试验区建设的长期积极参与、不懈推进经历和对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学院、民主党派的联合党校的管理实践,联系到毕节试验区承担的历史使命,他对创建中国毕节“同心”学院的基本思考是:
  在指导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贯彻“同心”思想,奋力推进“同心”实践,充分发挥“同心”思想引领作用和毕节试验区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凝心聚力。
  在办学目的上,以“同心”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核心内容,把真理力量、制度力量、榜样力量有机统一,培养政治上坚定、业务上熟悉、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统一战线干部队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大旗,致力于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培养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的海内外有影响的代表人士队伍。
  在办学原则上,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紧密联系全国“同心”实践和“同心”思想研究成果,突出作为多党合作示范区和贯彻“同心”思想模范区的毕节试验区合作共建实践和经验总结、理论提炼,充分展现统一战线特色。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遵循规律与积极探索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打牢基础相结合;思想建设与推动发展相结合;定向培养与一般培训相结合;自主研发与开门办学相结合等等。
  在办学目标上,通过不懈努力,把中国毕节“同心”学院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探索实践基地、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基地、“同心”思想研究传播基地、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交流合作基地、多党合作丰硕成果展示总结基地。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