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抢抓历史机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抢抓历史机遇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作者:聂宗敬 本刊记者 刘广琴  发布日期:2012/12/24 阅读次数:
   自1988年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水利建设开始加速发展、投入大幅增加,到今年上半年水利部门共投入资金62.89亿元,是从建国以来到1987年的15倍。其中1988年至2000年投入6.32亿元,“十五”期间投入7.39亿元,“十一五”期间投入25.99亿元,2011年和今年上半年投入23.19亿元。“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水利部重点扶持对口支援、2011年中央1号文件等重大机遇的强力推动下,全市水利投入大幅增长,以民生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推进,防洪保安能力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一直是全市各级水利部门解决民生水利问题的重中之重。1988年至1996年,毕节投资1500万元共建成50处(片)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30万人的饮水问题;1997年至2004年,投资4.6亿元实施“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建成工程2124处(片),解决了220.17万人的饮水困难;2005年我市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全市存在饮水不安全的493.82万农村群众、54.41万农村学校师生先后列入国家解决饮水安全的相关规划,到2011年累计投入资金18.09亿元,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818处(片),共解决了365.81万农村群众、14.99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年正在实施总投资6.49亿元惠及128.7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将在全省率先基本解决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大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和提高农村饮用水标准,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水利部、省水利厅等上级部门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上让我市“先行先试”, 省政府将我市列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地区”,2007年11月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在全省起到了“作示范、探路子”的带动作用。
  ——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我市完成了毕节倒天河中型水库加高扩建工程,建成了金沙花滩河水库、大方东郊水库、大方小箐沟水库、纳雍大坪箐水库等小型水库,实施了金沙安大新长距离输水工程和威宁花岩洞、大方朱仲河等地下水重点开发项目,新开工了总投资13.9亿元的金沙胜天水库、织金大新桥水库、纳雍金蟾水库、黔西附廓水库加高扩建、大方岔河水库、威宁小米水库6座中型水库工程。这些骨干水源工程的建成,对有效缓解我市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市52座大中小型水库(其中大型水库1座即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中型水库17座、小(Ⅰ)型水库26座,小(Ⅱ)型水库8座)、8处引提工程列入了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行文实施的《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简称 “三位一体”规划),规划总投资171.54亿元,新增年供水量12.66亿立方米。规划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实施,建成后将基本解决全市工程型缺水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我市开工建设了金黔大型灌区、红旗中型灌区、金东中型灌区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加快推进“三小”水利工程、冬修水利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金沙、黔西、威宁3县被列为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均已大力实施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共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6.17万亩、旱涝保灌面积63.7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从1987年的61.64万亩提高到2011年的267.81万亩,旱涝保灌面积从1987年的47.05万亩提高到2011年的110.76万亩。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大大改善了农业水利设施不足的现状,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水利防洪能力得到增强。我市兴建了有防洪任务的七星关、黔西、金沙、织金、赫章5县(区)城市防洪工程,5县(区)的城市防洪工程初具规模,大大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开工建设23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工程建设由城市防洪向重点城镇、乡村拓展;实施了8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中中型2座、小(Ⅰ)37座、小(Ⅱ)型44座。金沙县被列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试点县,实施了七星关、大方、纳雍、威宁、赫章5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正在实施金沙、黔西、织金3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防洪减灾工程的大力推进,有效提高了城市和乡村防洪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土保持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试验区建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62亿元,在384条小流域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92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基本农田57974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190757公顷,栽种经济果木林91947公顷,种草44273公顷,封禁治理255889公顷,在坡耕地实施保土耕作措施197949公顷,植物篱482公顷。土壤侵蚀模数从5446吨/年•平方公里减少到2973吨/年•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从9166万吨减少到4586万吨,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2008年4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全方位展示了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有序推进。针对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全市遭遇历史罕见特大干旱的情况,2009年以来,我市共投入资金约4.3亿元,建成抗旱应急水源工程852处,临时解决了城乡约208万人的饮水困难。大方、黔西、纳雍、威宁4县5处城区应急水源工程开工建设,黔西西溪河提水工程水厂已通水,纳雍茶树梁子引水工程、威宁哈喇河双龙洞提水工程已基本完工,大方天星龙潭提水工程进度已达到75%。我市在无条件建应急水源的地方积极组织开展抗旱打井,共实施抗旱打井156口(其中水利部门打井93口)。

  水利部将毕节列为水利重点扶持对口支援地区
  为加快毕节试验区水利发展,2008年1月,水利部将毕节试验区作为水利部的“重点扶持对口支援联系点”,全面帮扶和加快毕节水利建设与改革步伐,掀开了我市水利跨越发展的新篇章。水利部部长陈雷等水利部领导和各司局负责人亲临毕节调研后,2008年8月与省政府签署了《水利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毕节试验区水利重点扶持对口支援工作合作备忘录》(简称《备忘录》)。《备忘录》签署后,我市快速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水利重点扶持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最短的时间内编制完成了《毕节地区水利重点扶持对口支援实施规划》。2010年7月,水利部和省政府联合对《毕节地区水利重点扶持对口支援实施规划》进行了批复,共分为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中小水源工程建设、防洪减灾、水土保持与生态能源建设、水利综合能力建设7大类项目,规划总投资59.99亿元,规划项目在2010年至2015年实施。2010年、2011年两年各类水利项目共投入资金23.98亿元(其中规划内项目投入资金20.42亿元、规划外项目投入资金3.56亿元)。

  谋划并推进夹岩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
  为从根本上加快解决全市工程性缺水问题,构建以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支撑的供水保障体系,以满足试验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市水利局在开展以解决七星关—大方“双百”城市供水为主要任务的六冲河提水工程前期工作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提出了建设夹岩大型水利枢纽的思路。夹岩水利枢纽突破解决七星关—大方“双百”城市供水区域,通过长距离、大规模调水,拓展到解决毕节市除威宁县以外的7县(区)和遵义中心城区、仁怀市、遵义县等黔西北地区的用水问题。水库由于具备所处地理位置较高、供水覆盖范围广、来水量较大、工程建设条件较好等优势,与区域内中小微型水利工程相结合,实现城乡供水、农业灌溉、水力发电和改善生态等综合效益的高效配置,是解决黔西北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的最好途径。在2009年10月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后,市水利局牵头正式启动了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市政府成立了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毕节市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处。2010年年底,市水利局牵头完成了《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思路方案》、《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工作大纲》、《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报告(初稿)》,该项目被列为了贵州省水利建设的“1号工程”,纳入了长江流域水源工程规划、贵州省“三位一体”综合规划、全国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等规划的盘子。2011年,项目前期工作在省水利厅的直接牵头推动下,成立了由省水利厅、毕节市政府组成的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省、市两级采取超常规的工作措施,全面协调各方关系,各相关前期工作同步开展,各项专题平行推进。2011年4月水利部组织相关司局和专家对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报告进行了审查,8月规划报告经水利部复审通过,12月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编制并上报水利部。2012年3月水利部对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规划报告进行了批复,5月底水利部组织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审查,7月中旬项目建议书经水利部复审通过,可研阶段前期工作也同步开展,相关专题等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已写入国发2号文件,围绕今年立项建设的目标,省政府已将各阶段前期工作分解落实到省直相关部门。
  根据规划批复,规划的夹岩水利枢纽水源工程位于六冲河干流七星关区与纳雍县的界河上,坝址位于七星关区田坝镇潘家岩脚,坝址以上流域集水面积431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19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15.58亿立方米,采取灌溉与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集中取水和输水的方案,经过总干渠和北干渠自流解决黔西县、金沙县、遵义、仁怀等片区城乡用水,并从总干渠提水解决毕节新城区的发展需水缺口,提水解决南部纳雍县、赫章县及织金县的城乡用水。工程规划总投资145.61亿元,计划总工期7年,工程实施后可覆盖毕节市除威宁县以外的6县1区和遵义市中心城区、仁怀市、遵义县效益区,年供水量7.44亿立方米,供水人口260万人,灌溉面积94万亩,发电装机7万千瓦。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94.36亿元,计划总工期5年,主要包括水库枢纽、总干渠、北干渠及黔西分干渠、金沙分干渠、毕节提水泵站等,主要解决毕节新城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效益区的城乡用水。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是贵州省有史以来规模和投入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建成将切实改善试验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推进试验区扶贫开发的进程,有效支撑试验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