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读者天地 >> 杂志社档案 >> 我的社区我的高地
我的社区 我的高地
作者:本刊记者 李 霓  发布日期:2012/9/21 阅读次数:
  今年4月,时任省委书记的栗战书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指出:构筑精神高地,需要有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引领人生的理想坐标、启迪心灵的精神生活。几个月来,通过杂志社开展的“学雷锋•走转改•构筑精神高地”媒体行动,我对此有了更深的感悟。
  今年春天,“精神高地”成为一个关键词,毕节试验区涌动着构筑精神高地的热潮。作为毕节试验区主流媒体之一的试验区杂志社以持续的媒体行动来构筑自己的“高地”。
  教育和被教育、感动和被感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记者只有真正教育和感动了自己,才能以作品去教育和感染别人。杂志社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多属“80后”,只有自己首先学会了关爱,理解了责任,懂得了感恩,我们的媒体才能成为有温度的媒体、负责任的媒体。因此记者不应当只是精神高地的宣传者,更应当是参与构筑者。于是一场“学雷锋•走转改•构筑精神高地”媒体行动今年3月在杂志社拉开序幕。在与七星关区老龄办取得联系后,城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名单及居住社区等资料传到了杂志社,全社员工分为8个组,一头“沉”下去,开始了进社区、结对帮扶老人的行动。
  我本人也带了一组到七星关区清毕社区走访。我们走访的第一个对象是居住在清毕南路的胡声秀老人,她出生于1921年,没有子女,老伴去世,一人独居。那是在4月的一天,社区干部带着我们来到老人的家里。她佝偻着腰,在洗刚吃过早餐的碗。老人和邻居的关系很好,两家门挨门,经常开着门聊天,邻居家上街还经常帮她带东西。老人说,她的胆结石最近犯了,吃了药后好些。社区干部告诉我们:下次来时,可先打电话给老人的邻居,让邻居通知她等我们。不久,我们准备再去看老人时,却意外得知:老人刚刚去世。这个消息让我们沉重了很多天。
  5月15日,我和单位的石明菊同志约好去走访慰问清毕社区的另一位老人李春华。李春华老人出生于1941年,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已去世,儿子生活也特别困难,而且现在不知下落。考虑到李春华老人的困难,去之前,我们准备了食用油,我还特地从家里拿了一条新床单去送老人。
  上午9时,在社区支书王娅丽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七星关区文峰路一个小巷道旁。顺着窄窄的道路往里走,大家被一阵浓烟所包围,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正在烧柴火做早餐,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走访慰问的对象——李春华。没有想到是,老人竟住在文峰路一幢老房子的一间煤棚里,煤棚只有几个平方,伸手不见五指。老人以捡拾垃圾为生,煤棚外堆满了塑料瓶等垃圾,我们连他的“家门”都进不去。当我们把食用油和床单送给老人时,我的心里掠过阵阵悸痛:煤棚里老人怎么铺床单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给老人一个安身之所!社区干部告诉我:老人去了几次区房产局都没能登记上廉租房。
  回到单位,我们立即与七星关区房产局联系,得知眼下这批廉租房是各社区早就报上来的,要经过核实、公示等严格的程序,李春华老人之前没有报上来,所以不可能分到廉租房。此时,毕节进入了雨季,每天看着瓢泼的大雨,我真是急火攻心:那煤棚能为老人遮风挡雨吗?我一次次偷偷跑到文峰路去,看到老人捡拾的垃圾还在,才稍稍安心。
  一个多月,大雨一直如注,情急之下,来到市房产局向汪应立局长求援。汪局长告诉我,廉租房申请程序特别严格,要经过公示等很多环节。但恶劣的天气下李春华老人的处境,同样令他着急,于是他“破例”给区房产局打电话:能否变通一下让老人先搬出来?区房产局研究后决定由社区出面,给老人租房,租金由区房产局出。我们立即通知了社区。在王支书的带领下,社区干部在七星关区的大街小巷奔波了两周,始终未能租到合适的房屋。我的心又悬起来了!
  我们又找到房产局,经研究后该局请杂志社出具一份走访情况说明。于是一份由杂志社提供的关于李春华老人住房困难情况的报告送到了市房产局,汪局长安排签上了“请七星关区房产局调查处理,如情况属实,可特事特办”的字样,杂志社同志迅速把报告送到七星关区房产局,该局何平同志立即根据市局意见着手办理。8月底,在社区干部和区房产局的共同关心下,李春华老人申请廉租房的各种手续已经办完。王支书告诉我:眼看房子要到手了,但老人交不起一年几百元的租金。我请她转告老人:不用担心,试验区杂志社就是他的亲人!
  在翘首期盼老人搬进新居的同时,我不禁思绪万千:是毕节市、七星关区房产局以及清毕社区与我们并肩战斗,李春华老人才能真正“住有所居”!只有合力才能吹起强劲的关爱之风,只有“同心”,才能构筑精神高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沉”到社区,我们终于触摸到了自己的高地!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