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保护和利用彝族文化资源推动试验区旅游经济发展(一)
保护和利用彝族文化资源 推动试验区旅游经济发展(一)
作者:禄绍康 黄文荣  发布日期:2012/6/1 阅读次数:
  毕节原名叫比基陆母,后又叫布祖陆母,地处黔西北,属乌蒙高原腹地,是中国彝族文化的重要板块,是彝族古代文明乃至中华文明以及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毕节的彝族世居于这片土地上,属高原上的土著民族。毕节市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古彝圣地,有一个全国唯一的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全市拥有万卷彝文古籍。这对保护毕节彝族文化并利用其进行旅游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彝族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卷帙浩繁的彝文典籍明确记载了早在母系社会时代,彝族先民就创造了农耕文化,创制了彝文金书。《彝族源流》记载了娄师颖(原始社会的第十代君主)创制了“书卷好比日生辉”的书文而被奉为“圣贤”、“明君”,《西南彝志》记载了娄师颖时代彝文就被熟练运用,并说“哎哺传十代,明君娄师颖,心里想知识,口里讲知识,手里写知识”。《物始纪略》、《彝族源流》、《西南彝志》、《布摩谱》等史籍中都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母系社会中晚期布摩文化的产生,随后形成了以策举祖、诺娄则、举奢哲为祖、摩、布(君、臣、师)为一体的政权模式(架构)。《彝族源流》还记载“有布摩就有字,有布摩就有文,有布摩就有书”。从水西阿哲谱系、乌撒谱系看出,彝族父子联名止于清朝中后期,往上推,代系明晰近500代。这充分证明,彝族文字的产生有万年的历史,可以说彝族文化历史悠久,是长江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的先驱。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创立并广泛运用于指导生产生活的重要天文历法,夏朝时期人们习惯地称夏历为彝夏历法。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在探索天、地、人和万物之间的奥秘,不断地研究天象变化,在对日、月、星辰变化研究中,辨识了北斗七星,辨识了二十八宿和九星变化,以观测季节变化和天体方位来确定北斗七星和二十八宿。先民们最早按照北斗七星的斗柄上指、下指来确定大寒和大暑两个节气,大寒来时为“过年节”,大暑来时为“火把节”。把一年划分为10个月,一月为36日,整年为360日,余5日(4年中多一日)作为过年日,这样就使年度日期达到365—366日之间,使其精密度接近于回归年366.2422日。彝族的这种“十月太阳历”早于夏朝,曾经推行于夏朝,是彝族文化悠久和彝族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的王子国先生整理翻译出版的《土鲁窦吉》(宇宙生化)一书,是一部论述天文历法的彝族古籍专著,客观地揭示了彝族“十月太阳历”所依据的一分为三、合为一、统一规律的哲学体系。
  毕节是贵州乃至全国彝文古籍珍藏最多的地方,彝族典籍居全国之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毕节市已经征集或明确的彝文典籍缮本约1万余册,具体分布在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和毕节市各地。这些书籍涉及哲学、政治、军事、教育、美术、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诗歌、民歌、谜语、文艺、历史、谱牒、地理、伦理、民俗、医药、祭祀等30余个类别,另有史画数十余幅。彝文典籍大部分分藏于民间,典籍的版本基本上都是手抄本,刻本非常稀少(至今被发现的不足10本)。除大量的典籍外,还有许多古碑铭刻。据不完全统计,仅毕节市就有800多块古碑铭刻。奢香博物馆还收藏有水西大渡河桥碑、明成化钟实物等。这些碑刻记载了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同样是当今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
  彝族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古朴而苍劲。彝族的建筑是按照彝族独有的文化特征——风水学的有关文化为背景,依山傍水而建,民居多为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设正房和厢房的建筑风格。官衙府邸多建三、五、七、九重堂,以官职大小来确定衙府的建筑规模。一般是土司建九重堂,土目建七重堂。其实也根据各自的经济实力来确定,也可建五重堂、三重堂。但不论民间四合天井或官衙府邸建筑都很讲究风水和门向,甚至在门、窗、壁、挑、檐、柱、龛、石级的建筑方面都很讲究特色和风格,在装饰风格和色调配置上,比较庄重和厚重,文化底蕴浓郁。
  毕节的彝族歌舞内容丰富,格调多样。常见的有以酒礼为代表的敬酒歌、结亲歌、嫁女歌、牧歌、放歌、欢歌等等。曲调欢快豪放,优美动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的彝族词曲作家和爱好彝族歌曲的词曲作家们创造了大量的歌曲,如《阿西里西》系列歌曲、《黔西北民歌》、《乌蒙欢歌》、《乌蒙彝舞》等等,无不充分展示彝族人民的风格,无不展示彝族人民热情、奔放、积极向上、追求美好和卓越的优秀品质。彝族舞蹈有《阿勺肯》、《铃铛舞》、《乌蒙铃》、《撮泰吉》、《阿西里西》、《启补阿哈》、《撒麻舞》、《酒礼舞》、《阿买妻妥》等等。《铃铛舞》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大赛最高奖“山花奖”,2007年《乌蒙铃》参加全国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金奖。《撮泰吉》(变人戏)被称为人类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5月获得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称号。《阿西里西》2008年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遗产保护专题会议上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民歌”之一。
  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大年节”(十月年)。“火把节”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大年节”为农历十月初一。这两个节日凡是有彝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都举行活动。彝族人尤为重视十月年,每当过年过节,都要特意酿制咂酒,杀猪,宰羊,做豆腐,远出的亲人都要回来团聚。前一天晚上,采来青松叶铺在堂屋中央,一家人坐在上面吃饭。初一开始进行娱乐活动,男女老幼都参加,有打(荡)秋千,骑磨磨秋,打(踢)鸡毛卷,打陀螺,玩顺风耳(打电话),在歌场赛歌(曲谷)、跳舞(以跳阿勺肯为主)等。当然除了上述活动外,更是青年人相约对歌时节,整个节日体现出了欢快祥和的浓厚氛围。
  彝族还有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毕节这一区域的彝族服饰为乌蒙型,古朴典雅、绚丽多彩、异彩纷呈、独具魅力。有男式和女式之分,从现实来看,女式服饰主要有衣裤和衣裙两种,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裙子基本没有保留。这种服饰,不同年龄、职业所穿的服饰有所不同,主要有婚装、生活装、舞台装、盛装、丧服等。整个服饰充分展示独特的彝族文化内涵,不论是彝族的图腾文化、历法文化、刺绣文化、习俗文化、五色观文化,还是地域文化等特征都在服饰上明显地凸现出来,是彝族人民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性特征。男人服饰一般是短上衣、大裤脚、白系腰、花套头的装饰。裤型也较为特殊,多为裤腿宽大,裤腰窄而皱,统称为裙裤,做一条裤子需要八尺至一丈二尺布。在部分区域的男式也有长衫装。还有就是彝族先民发明制作的既能遮雨挡风防湿,又能保暖散热作被服的披毡(四川凉山地区称为擦尔瓦),款式多种,做工讲究,不同职业的人都适用。
  独特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彝族独特的饮食文化,毕节的地形地貌特点表现为高原小坝子或高原山间盆地、山凉子(凉山),还有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珠江流域深切谷的自然生态特征决定了物产的多样性,也锻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比如彝乡的咂酒、小柞酒、荞麦饭、懒豆腐、燕麦炒面、苞谷甜酒、牛角粑粑、核桃糖、坨坨肉、鸡八卦、老火腿、冻肉(扎斗)、风肉、肝胆参(腮侧)、水八碗、九大碗、羊汤锅、烤全羊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成就了丰富的生活,丰富的生活成就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丰富的饮食文化成就了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品质。
  彝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发展形成了规范的礼俗——祭祀文化。祭祀内容有祖祭、丧祭、天祭、地祭、山祭、水祭等等,但祭祖活动最为隆重,属彝族祭祀活动的核心。丧祭活动是彝族人民长期坚持的一项活动,彝族人民历史上以火葬为主,人死之后由布摩为其进行“禹斗”、“慈谷”、“伍耄”(指路)、“各匹车”等程序后就进行火化或安葬。火葬时按照男女性别区分,搭建不同层台的柴堆,将穿好寿衣的死者放在柴堆上,由布摩主持诵经举行焚烧,烧完后将骨灰放入瓷罐或其他器皿内进行埋葬(土葬),坟墓的向山向北斗星,所以现称之为“向天坟”。明清以后随着外来文化的传入和影响,将火葬改为土葬。彝族把丧葬活动当作喜事来办,尤其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专设灵堂,在灵堂前方设火堂,已出嫁了的姑娘每家一个火堂。姑娘家要专门组织唢呐(喇叭)队和跳脚(跳铃铛舞)队来参加送葬,本家更要组织唢呐队和跳脚队,在布摩的组织下不分昼夜地吹奏和唱跳。彝族非常重视个体生命终结时的礼仪,视为非常庄重的事情,所以整个丧葬活动都必须请布摩主持进行,形成了彝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丧葬文化。
  彝族布摩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彝族的人类社会史充分说明,彝族先民从创造文字开始,布摩就开始产生了,历史可溯数千年乃至万年,布摩产生以后就用彝族文字记录着彝族的历史。布摩在彝语里含有彝文教师、长者、彝文经司之意,在彝族社会中是原始彝族文化的掌握者、知识的传播者、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布摩通晓彝文经典,拥有彝文书籍,世代传承。布摩在远古时期是氏族部落的酋长(首领)和祭司。当彝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阶级建立了君、臣、师三位一体的政权机构,布摩就充当了师的角色,承担了立典章、设律科、祭先祖、占吉凶的职责,由此布摩形成一个阶层,彝族社会中的布摩文化就由此而产生。彝族的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和封建社会以来,彝族社会发生着重大的历史变迁与变革,布摩作为彝族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职能在彝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医学、教育、历史、哲学、历法、谱系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彝族社会政权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未完待续](禄绍康系原毕节地区人大工委主任、毕节市彝学研究会会长;黄文荣系毕节市彝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