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二)——以黔西县城关镇为实证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二)
——以黔西县城关镇为实证
作者:何志勇 杨小军  发布日期:2012/2/29 阅读次数:
  [上接2011年第11期]
  (三)树立“三种意识”。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一要强化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着力解决好干部对群众的感情问题。组织开展对领导干部、村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干部、农村党员的培训,加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的群众工作理念,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树立发展意识。要围绕“推进改革发展双领先、实现试验区新跨越”主旋律,用发展来统领群众工作,用发展来衡量群众工作,用发展来检验群众工作。三要树立责任意识。少数基层干部、包村干部“走读”、缺位现象严重,责任心不强,工作状态不佳;对群众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认为群众需求高、琐事多、解决难,能推则推,能避则避,不愿做群众工作。党的一切工作都是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干部必须要有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经常分析、把握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开展好群众工作。
  (四)解决“四个问题”。一要解民难。抓紧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一日一疏理、一周一会商、一事一对策,能解决的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逐件进行登记建档,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类型、凸现程度、解决难度、可能引燃的热度和后果严重程度等,按轻重缓急进行排队梳理,逐一落实牵头责任单位,限期调处办结。二要维民权。要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切入点,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需要和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在镇、村(社区)全面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定期审计账务,特别加强对民主议事、评议干部、一事一议等制度落实的监督,不断扩大群众对政务、财务和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严肃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三要顺民意。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深入乡镇进村入户访贫问苦,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通过进村入户,采取调查走访、召开矛盾纠纷分析会等方式,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和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要求,全面了解群众在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社会保障、村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和办法。四要聚民力。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加强“做文明守法公民、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学法、遵纪守法,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要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共同研究寻求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形成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跨越发展。
  (五)建立“五个机制”。要从建立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入手,推进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一要建立完善联系群众机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对干部住乡进村入户要作出硬性规定,纳入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之风,将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常态化、制度化。二要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建立县、乡(镇)、村群众工作部(站),搭建好网络视频接访、纪检监察检察干部下访、“保廉•民生”热线、互联网信访举报监督四个平台,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三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大力推行公示、听证等制度,全面听取、征求群众意见,使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四要建立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要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全面推进36个网格化工作室建设,打造服务群众的平台。五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社会矛盾纠纷,要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综合运用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一般问题不出镇,矛盾问题不上交。对重大社会矛盾,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案责任制,定调处时限,包稳控措施,包矛盾化解,包问题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何志勇系挂任黔西县委副书记的毕节市直机关赴黔西工作队队长,杨小军系工作队队员。)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