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 卫生健康 >> 毕节菜价为何居高不下
毕节菜价为何居高不下
作者:实习记者 刘宇浩  发布日期:2011/8/26 阅读次数: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毕节市的蔬菜价格呈现出一年高过一年的态势。“现在的菜价是2007年的四五倍,是2009年的两三倍,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以前买一次菜,最多花20元钱,现在至少也得60元,连小菜都没有以前买得齐。”在桂花菜市场,刚买完菜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年初以来,毕节市蔬菜、副食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猪肉的价格从年初至今一路上涨,毫无下跌的迹象,即使在全国猪肉价普遍走低的7月末,其价格仍然高扬。随着季节的更替,市民原本寄望蔬菜的价格会随着盛夏的到来而有所降低,但直至8月中旬,蔬菜价格还是居高不下,特别是本市周边种植的蔬菜(以下简称本地蔬菜)更是量少价昂、奇货可居。为此,记者在毕节市内主要蔬菜市场进行为期3天的采访调查。

  猪肉价:高于周边的大中城市
  在记者进行采访调查的8月5日至7日三天的时间之内,毕节市瘦精肉的价格,菜市场为20元/斤,超市则在19.20元/斤至19.50元/斤之间。这个价格不但高于全国7月底猪肉的平均价格(17.05元/斤),还高于贵州全省的平均价格(18.45元/斤)。很多卖肉的摊主告诉记者,这个价格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在采访调查中,记者还发现,毕节市的猪肉价格比区内其他县城和全省乃至全国许多城市都高。采访之初,记者简单将这样的高肉价推测为毕节全市之内的生猪供不应求,可部分猪肉摊主和菜市场管理者的反映并非如此。“毕节市的生猪,有一部分被外运到云南、四川、贵阳、重庆等周边城市。”新街菜市场的管理者倪先生这样告诉记者。但记者查询的结果显示,贵阳今年7月下旬的价格仅为18元/斤,每斤比毕节低2元左右;同时期的重庆价格也仅为18.6元/斤。而作为生猪运出地的毕节肉价比运抵的目的地还高。
  就记者就此走访相关部门的结果来看,导致毕节猪肉价格偏高的原因,除了本地生猪存在外销情况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受屠宰场生产能力的限制。毕节市现有屠宰场四个,即富民、三板桥、花牌坊和草堤冲屠宰场。证照齐全,可以正常生产的有富民和三板桥两个屠宰场。草堤冲屠宰场的规模最大,但由于相关证照尚未办理齐全无法正常生产。这样就导致了毕节市每天仅能完成220头生猪的宰杀,而整个市场需求在270头至300头之间。这样,毕节市猪肉价格比周边城市价格偏高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毕节市商务局正在对本市这几家屠宰场进行整合,帮助其早日实现正常生产;市政府划拨专款,每宰杀一头生猪给予80元的奖励。

  本地蔬菜量少价昂
  “总的来看,毕节本地蔬菜占40%不到的比例,其它都是外地运输进入的蔬菜(以下简称外地蔬菜)。这些外地蔬菜主要来自于区内的大方、威宁两县和区外的云南、贵阳等地。”本市唯一的蔬菜批发市场——洪南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管吴师傅如此告诉记者。记者对洪南路、桂花路、翠屏路、麻园路、新街和天河路等地的蔬菜市场采访调查的结果显示,洪南路菜市场和桂花市场的本地蔬菜所占比例不到10%;翠屏路菜市场的本地蔬菜所占比例与吴师傅的估计基本相符,勉强达到40%;麻园和天河路菜市场的本地蔬菜分别为20%和15%,新街的本地蔬菜则在5%以下。将这些数据简单加权求平均数,就不难得出本地蔬菜所占市场比例约为16.7%,将这个数字上浮3.3%,抵消菜农沿街挑售的本地蔬菜,勉强可达20%的比例,其余80%都为外地蔬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本区发展过程中的二八定律(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创立,又称为帕累托法则,主要指在某种体系中,最重要的只占20%,其余80%则为次要的)模式,但它不是帕累托重前不重后的那种,它的20%和80%同样重要,因为它不但是我们人民生活的需要,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全区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需要。

  种菜难、卖菜难、买菜更难
  实际上,在记者走访各主要蔬菜市场的过程中,也顺便采访了一些消费者。“本地出产的豆荚、小南瓜、白菜之类的,它们不仅仅是看上去鲜嫩,下锅之后煮出来的味道与外地运过来的相比更是不一样。就拿小南瓜和豆荚来说,它就要比外地运过来的甜嫩,我当然愿意买本地蔬菜了——除非是价格悬殊太大,否则我是不考虑买外地蔬菜的。”家住翠屏路附近的郑大姐说。另外,洪南路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周先生也表示,“本地蔬菜的价格再高,我也愿意买本地蔬菜,因为它新鲜。”
  可事实上,除了翠屏路菜市场之外,本市其它主要的蔬菜市场,买到本地蔬菜的机会很少。因为在这些菜市场内,本地蔬菜要么不能进场,要么被这些蔬菜市场的蔬菜小贩成批购进,进行小范围内的垄断,这就导致本地蔬菜价格高昂。这种情况对消费者和城市周边的菜农都不利——一方面消费者买到的本地蔬菜是高价菜,另一方面菜农的部分利益也受到损失。这恰好反映了周先生“菜农种菜难,卖菜难,消费者买菜更难”的观点。难在哪里呢?周先生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土地减少、成本上升,农民种菜不容易。种出来之后,到菜市场去卖,管理者不允许,在大街上卖,城管部门也不允许,这样他们就没有地方卖菜,只能低价卖给那些小菜贩。所以,对于菜农来说,最好是有为他们指定的直销市场,这样对他们和消费者都有好处。”
  其实,在记者3天的采访调查中,也发现了与周先生所述类似的情况。翠屏路菜市场的本地蔬菜所占市场比例基本达到40%的原因,是翠屏路菜市场允许菜农进场卖菜,对进场卖菜的菜农每人每次都统一收取一元钱的管理费,这样就方便了周边大兰村、马家湾、翠屏村、水井湾等地方的菜农卖菜。因此,翠屏路的本地蔬菜所占市场比例就远远高出其它几个菜市场,基本达到40%。而麻园路和天河路菜市场的本地蔬菜所占市场比例分别为20%和15%,主要原因是在紧接这两个菜市场的街头巷尾,都有菜农摆摊接场,无形中将市场面积扩展。相对这3个菜市场来说,想在洪南路、桂花市场和新街这几个菜市场买菜的菜农们就没有那么幸运,因为这几个菜市场的管理比较规范,管理人员也比较严格,菜农难以自由进场卖菜。另外,在桂花市场附近,虽然设置了一个蔬菜直销市场,但在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将直销市场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这3个菜市场的本地蔬菜所占的市场份额都没有达到10%。仅就这些简单的采访调查结果来看,周先生的观点不无道理。
  本地蔬菜之所以奇货可居、价格较高,除了本地蔬菜流通中存在的障碍——菜农卖菜难的原因之外,就是供给量不足,仅占本市蔬菜市场20%的份额。就记者这三天的采访调查的结果分析,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毕节城区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消费需求旺盛。“我记得2007年以前,毕节市的菜价是很便宜的,比周边的大方、赫章、织金等县城都要便宜。可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外来人口增加,他们都要吃饭。所以,物价就渐渐上涨,开始的时候不觉得,到了现在,毕节的菜价比周边县市的价格高出了一大截,菜市场中都是外地蔬菜。”作为新街菜市场管理者的倪先生如是说。
  其次,随着毕节市城市面积的不断拓展,周边土地被征用,导致本地蔬菜供应锐减。家住环城村的蔬菜经营者李先生说:“就我们环城村的情况来看,整个村的土地都被征用了,我们村以前都种菜卖,现在大家都买菜吃。”另外,在麻园菜市场,来自德沟的菜农聂大爷和吴大爷对此也有同感,他们家的土地也大部分都被征用。随着毕节市城市面积的不断拓展,这些现象在翠屏、马家湾、大兰等毕节市周边的村寨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这些过去的蔬菜基地正在缩减或消失,导致本地蔬菜供不应求。供给数量减少,价格也就自然高昂。
[1楼] 网友读者,于2011/10/21 11:08:32发表:
控制物价是第一大民生啊!
[2楼] 网友为民,于2012/1/3 16:06:46发表:
为什么本地的蔬菜不能进入本地市场?蔬菜管理处是什么意思,还让不让百姓活下去
[3楼] 网友阿才,于2022/9/6 15:40:24发表:
毕节不是工业型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会导致大量人员流失,平均价格高于全国平均值,对于这样低收入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表示看不懂,沿海城市高收入,低消费习惯了的回去是待不住的,哎我美丽的家乡,请你一定要好好地,好好地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