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注重示范带动实现互利共赢——织金县马场乡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实证与启示
注重示范带动 实现互利共赢
——织金县马场乡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实证与启示
作者:张钮清  发布日期:2011/3/11 阅读次数: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难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贯彻国家及省发展现代农业各项政策的过程中,毕节试验区因地制宜,立足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所具有的得天独厚自然气候条件,与时俱进部署和实施“3321”工程,极大地推动了全区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金秋十月,走进桑茂菊香莲藕肥的织金县马场乡大陌田坝,让人真切感受到了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来的新兴景象。
  位于织金县东部的马场乡大陌村,距离乡所在地3.5公里,与台子村、文丰村接壤。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534户,农业人口为1864人,稻田面积700亩,旱地面积800亩,荒地面积630亩,荒山面积1163亩,森林覆盖率41%。2008年实施农业开发工程项目,修通了接省道307穿越台子村—大陌坝子—文丰新桥(接县道公路猫场段)4公里的通村公路,修通了大陌坝子引水灌溉沟渠6.2公里,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实施现代农业战略以来,马场乡党委、政府及大陌村党支部紧扣中央、省、地、县的政策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狠抓现代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稼义公司的缔造者王加义17岁时不甘贫穷外出打工,先后在省内外的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煤矿务工,历经20多年的艰辛和拼搏,凭着本人的勤劳、踏实、诚信和好学,在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同时,也学习和积累了一定的现代农业开发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在得知王加义准备回乡创业的信息后,乡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及时与他联系和沟通,积极向他宣传国家、省、地、县的“三农”政策,诚邀他回家乡大陌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领家乡群众共同创业、共同致富。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稼义公司在织金县城注册(注册资金300万元)并挂牌成立,在马场乡大陌村建成800亩规模的种植、养殖生产基地,正式拉开了稼义公司带动大陌村现代生态农业开发经营的序幕。
  坚持良种良法,着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切实帮助公司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租用的土地上,修建标准化养殖圈舍。按目前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零排放”养殖标准,集中修建了2栋1600多平方米的能繁母猪养殖和生猪育肥圈舍,300多平方米的饲料加工、消毒、防疫等附属设施。从四川引进200头优质种母猪进行零排放、无污染的科学化饲养,并与本地的良种母猪进行杂交配种,定时防疫、适时消毒,防止疫病发生。现种母猪、种公猪、仔猪和育肥猪等已达到600头规模。
  坚持规模化经营,着力推进蚕桑产业集约化发展。积极引导公司立足大陌村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发展蚕桑种植产业,2009年3月从浙江成功引种了40万株桑苗,经精心管理,桑树长势良好,已于当年6月摘叶养蚕。2009年共养蚕100张,产鲜茧5000公斤,收益40万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收益。2010年发展农户种植桑树200亩,成功注册了“雨春生”蚕丝加工系列产品商标,建成了蚕丝被生产线,形成了集桑树种植、蚕茧养殖、蚕丝加工、蚕丝被营销于一体的产业化路径。
  坚持立体化生产,着力推进杭白菊规模化种植。立足于农业立体复合型生长特征,采用桑菊套种、先桑后菊、桑间种菊立体种植模式,2009年共引种杭白菊40万株,建成200亩示范基地,菊花当年采收,当年收益,菊苗出售收益40万元。 2010年菊花种植辐射到本乡的台子、文丰、中心等村,规模发展到1000亩,带动了400户农民参与经营发展。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成功注册了“值得乐”商标。
  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推进土地流转。充分利用新政策指引,积极向群众做好宣传动员,推动土地由分散耕作走向集约经营,在土地租用上,充当公司和老百姓的桥梁和纽带。坚持以群众利益为主,切实维护企业权益,尊重群众意愿,以平均350元/亩的年租金,帮助稼义公司向群众租用了450亩土地,相对集中连片进行桑、菊规模种植。2009年共付土地租金16万元,使大陌村的部分闲置土地、荒地得到了很好的流转和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利用流转的水田,规划和种植了100亩莲藕,长势喜人。
  坚持就地消化劳动力,着力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坚持带动农民、组织农民、富裕农民的指导思想,以带动大陌村为主,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每个劳动力按30—50元/天的工资及时支付。一年来共吸纳了大陌、台子两村2万多人次的劳动力在公司生产基地就业,2009年公司在工人工资发放上共支付了62万元,在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同时,实实在在增加了本地农民的收入。
  坚持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推进公司与农户合作创业的机制与平台。在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的基础上,村党支部与公司积极倡导、推动成立了马场乡金顶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社员规模达到了300余人。以公司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由公司统一向社员提供桑、菊苗木,合作社统一组织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最后由公司统一销售,社员以土地、劳动力合作参与经营管理,按比例参与分红。
  至目前,经过近2年的探索和实践,以大陌村为中心区域的现代特色农业初步迈上了有序发展的轨道,打造了2个本土区域性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带动力和相应的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是马场乡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马场乡的实践,可以得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一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引进企业和能人带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毕节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但是长期以来资金、科技和经营管理等要素供给不足,使得我区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步伐不快、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因此,充分利用国家、省、地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改善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和能人推动战略,是加快我区现代特色农业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的关键所在。
  二是增强土地集约经营效益。引导和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奠定基础。土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要素,由于目前土地流转的可操作性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加上部分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使得企业在租用农民土地、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时,部分农户出于各种担心和考虑,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因此,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和引导工作,推进农村土地由分散、粗放的传统生产走向规模、集约的现代经营,多形式、多渠道构建公司与农户之间互利双赢的土地开发利用机制,积极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第一生产要素,是发展壮大我区现代特色农业的基础。
  三是构建新型合作发展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机制和模式,积极宣传发动、实施利益驱动、做好示范带动,引导农民与公司合作发展现代特色种养殖业,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入股参与企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精诚合作,共创共赢。
  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中合作社社员的作用,争取妇女创业基金贷款、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由公司负责担保偿还。农户贷款到位以后,引导农户将资金投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生产经营,农副产品由公司组织加工和营销,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害。
  五是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推动建立种、养、加、销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乡、村干部要组织和发动群众组建或加入本地具有产业优势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公司与农民合作社进行合作,优势互补、科学分工、通力协作,切实做大做强生态农业的品牌和规模。
  六是立足优势开展多边合作经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与协作力度,在争取各级有关部门支持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区内外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引进其它商业资本参与投入经营,切实拓宽融资渠道,有效破解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资金投入的瓶颈问题。(作者单位:中共毕节地委政策研究室)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