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立足实际抓保护多措并举促发展——对加强毕节地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立足实际抓保护 多措并举促发展
——对加强毕节地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彭玉祥  发布日期:2010/10/12 阅读次数: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中水质最纯、污染最少、生态保护最好的一条河流,素有“美酒河”的称誉,沿河成就了茅台、郎酒、董酒等蜚声中外的名酒。可以说,赤水河因美酒而出名,美酒因赤水河而传世。赤水河的环境保护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流域众多名酒质量的优劣。笔者就毕节地区境内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毕节地区赤水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总面积26853平方公里,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等一市七县一区。区内河流纵横,有193条全长大于10公里的河流,分别流入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4大水系。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是长江上游南岸的一级支流,东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毕节市林口镇鸡鸣三省村进入川黔边界,成为两省界河,经四川省叙永县赤水镇后始称赤水河,至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2.04万平方公里。从进入鸡鸣三省村开始,到金沙县马路乡出境进入遵义市,赤水河干流在毕节地区境内流经毕节、大方、金沙3县市26个乡镇,全长45公里,流域面积3022.9平方公里。在毕节地区的流域范围内,硫铁矿、煤矿、铅锌矿、粘土矿等矿产资源富集,其中毕节市煤矿、硫磺矿资源量为1亿吨;大方县煤矿资源量为4672万吨,硫铁矿56万吨,铅锌矿42万吨,砂石矿422万吨;金沙县煤矿资源量为8489.55万吨。旅游资源特色明显,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交错分布,主要有毕节市“鸡鸣三省”会议会址、毕节市大南山苗寨、毕节市三官彝族村寨、毕节市大屯土司庄园、毕节市橙满园村乡村旅游点、大方油杉河、金沙冷水河自然保护区等。同时,流域内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态脆弱,林业占地面积仅为245.82万亩,仅占流域面积的8%;森林覆盖率36.06%,低于全区37.26%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大于25度坡耕地27.98万亩,占流域面积的0.9%;水土流失面积186063公顷,占流域面积的62%。
  二、毕节地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关系着国酒茅台的品质,关系着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关系着下游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近些年来,本着“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也是保护下游老百姓健康”的发展理念,按照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要求,毕节地区高度重视赤水河流域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强化生态建设,提升环境质量。一是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施坡改梯4221公顷,实施小流域封禁治理18366公顷, 保土耕作12725公顷,建设水土保持林15465公顷, 发展经果林6363公顷,种草3615公顷,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607.55平方公里,实施石漠化治理165公顷,占流失面积的33%。二是切实加强清洁能源建设。针对老百姓长期砍伐木材代替燃料的实际情况,将农村沼气池建设任务尽量向该流域范围倾斜,已建成沼气池1.3万余口,相当于每年减少燃料木5万吨,减少炭薪林砍伐6万亩,并在小水电代燃料、风能发电等项目规划和建设上重点倾斜,通过各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乱砍滥伐现象,加强和保护了生态环境。三是切实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共完成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29.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1万亩、封山育林18.2万亩;完成退耕还林14.75511万亩;完成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面积123万亩, 公益林面积18.5万亩。四是切实加强污水排放的源头治理工作。在赤水河流域的三县市,积极建设污水处理项目,已建成毕节市、大方县、金沙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分别为4万吨、0.7万吨、1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近2000万吨污水进入赤水河流域。同时,正在着手规划流域内的乡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力争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较大规模的集镇建设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最大限度保护和改善赤水河水质。
  (二)强化行政管理,促进流域保护。毕节地区始终把严格控制损害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工程作为强化赤水河流域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从严控制新建项目。按照干流上严禁有污染的项目、一级支流上严禁有水污染物的项目、二级以上支流从严审批有水污染物产生的项目的原则,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审批,从日常项目审批上实施严格的准入。二是从严实施环境监管。对原有老污染源采取从严限产、强化技改、关闭停产等措施,避免出现加重污染的现象。仅2008、2009两年就关停了6家硫精砂厂。三是积极抓好保护规划。参与省环保厅编制《赤水河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贵州境内)》,编制了《赤水河流域毕节段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赤水河流域毕节段综合治理环境影响评价》等规划,并按规划开展了部分前期保护工作。其中大方县编制的《大方县抗酸性苗木赤水河植被恢复工程》可研和环评已得到审批,采用能抗酸性土壤的植物改善炼硫区生态环境,目前正开展相关工作。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抓好赤水河流域特别是国酒茅台生产基地和周边生态环境治理,是保证茅台等名优白酒质量、保护茅台酒品牌的重要内容。毕节地区广泛通过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和张贴墙报、宣传栏等形式,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切实加强赤水河流域的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和对有关开发建设活动的规范管理,确保国酒茅台生产基地的水质长期稳定,保证国酒茅台等名优白酒生产环境安全。
  尽管毕节地区在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流域内生态还十分脆弱。久雨易引发泥石流、洪水等灾害,久旱则易造成泥土飞扬,稍遇旱涝等自然灾害都会影响生态,造成环境和水质污染。二是一些地方小污染源还没有得到有效根治。由于多年过度的垦殖、乱砍滥伐、土法炼硫炼锌等,致使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小煤窑、酒作坊、小纸厂等厂矿产生的污水,对生态环境和赤水河水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治难度比较大。三是农民增收困难。因为多年生态保护的需要,流域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农民只能长期靠陡峭贫瘠的土地和传统的种植业生存,增收渠道单一,脱贫致富难度大。四是各级政府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力不从心。毕节地、县、乡三级都是穷财政,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中没有更多的资金,大多数靠上级的项目支撑,但项目少,投入低,短期内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对加强毕节地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思考
  (一)坚持规划先行,切实处理好地方经济发展与赤水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划定赤水河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抓紧编制和实施保护规划,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根据国酒茅台等名优白酒生产基地及保护范围,用法规的形式使赤水河流域保护有章可循,并按规划切实抓好保护区近期和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建立赤水河上游重点水资源保护区,严禁在保护范围内新建化工类工厂、洗煤厂、造纸厂及其他重污染型企业,严禁开采污染水环境的矿产资源,防止出现大的污染源。
  (二)坚持着眼长远,建立赤水河上游生态建设补偿和长效保护机制。在致力于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毕节、大方、金沙等三县市由于大量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不能审批建设,导致区域内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慢、基础建设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途径较少,影响了三县市和26个乡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本着“上游为下游的利益作贡献,下游对上游的牺牲作补偿”的原则,由国家和省级财政或下游受益的企业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拨付专款,建立生态建设补偿基金,实行专项管理,用于上游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项目的投入或配套资金,并对上游在经济开发等方面受到影响的县市和群众给予补偿,充分保障上游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强环境质量监控,切实加强赤水河上游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抓紧制定赤水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水质、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增设3县市河流出境监测断面,增设水文监测站,强化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
  (三)坚持生态优先,从根本减轻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的压力。始终做到开发清洁能源与加强污染治理并重,在继续加强对关闭煤矿和非煤矿山后续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城乡能源结构,抓紧研究全面推广清洁能源的方案,着力发展城市燃气和农村沼气,逐步取缔城镇经营性燃煤炉灶,尽快使广大城乡居民用上清洁能源,努力减少生产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的排放对赤水河生态环境的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资源,在保护下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上游利益需求,允许上游地区对赤水河的水电资源进行合理、适量的开发和利用,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又通过水电调整域内储水功能,缓解自然灾害破坏能力。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切实抓好流域范围内的生态建设和生物保护。采取项目扶持、资金倾斜、下游对上游实行对口扶持等措施,加大力度发展经果林、草地生态畜牧业等,引导发展旅游业,积极扶持生态型建设项目,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政策支撑,积极利用各种资金投入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做好规划和立法的前提下,根据保护赤水河上游生态环境的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和金融信贷资金参与赤水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既要立足实际看到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也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切实推进。只有真正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共同促进,赤水河流域才能实现山常绿、水长清,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美酒永远飘香。(作者单位:毕节地区行署办)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