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打造贵州科学发展试验田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打造贵州科学发展试验田
作者:李 涌  发布日期:2010/7/8 阅读次数:
2010年6月2日,到毕节试验区调研的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中)与作者(左)亲切交谈
  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及国家有关部委等的共同帮扶与指导下,毕节试验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三大主题”,改革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为进一步巩固毕节试验区良好的发展态势,毕节地委、行署审时度势,在认真分析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决定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与示范,建设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10月14日得到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这是在毕节试验区20多年建设发展成果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对推进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进一步增强毕节试验区实验与示范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进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1986年由原国家科委会同国家体改委以及原国家计委等政府部门共同推动的一项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前身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国家设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目的,旨在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从我国国情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开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新,在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社会和谐程度、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等诸多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并产生了较大国内外影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验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3月,全国已建立地区级(或地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6个。
  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新中国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点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先河,开启了黔西北探索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新进程。20多年来,全区人民艰苦奋斗、大胆实践,治穷治愚、治山治水,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开发扶贫扎实有效,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人口统筹成效明显,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发展活力后劲增强,基本实现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目标。
  国家科技部批准毕节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一方面是对毕节试验区20多年来建设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要求毕节地区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为重要载体和平台,探索并形成毕节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政府主导、社会推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干部队伍,将毕节地区建设成为西部喀斯特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示范基地。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进一步巩固毕节试验区良好的发展态势,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从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向稳定解决温饱并走向富裕的转变,从遏制自然生态恶化趋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利用良性循环的转变,从主要控制人口增长向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重的转变,促进开发基础再巩固、生态环境再优化、人口素质再提升、生活水平再提高、文明程度再和谐,促进毕节试验区快速崛起、实现跨越发展,推进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深化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
  毕节试验区建立20多年来,开发扶贫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逐步走上了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道路,全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国内、省内发达和先进地区相比,毕节试验区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人口多、资源环境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因此,我们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和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必须与时俱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在各种挑战面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必须进行深刻、全面的研究,探索有毕节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模式,寻求实现毕节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这是国家科技部对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出的要求,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方向。
  建设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清洁发展机制、能效管理、灾害风险管理、生态补偿、功能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要围绕节能减排、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生物医药、人口健康、社区建设等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重点方面,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要围绕地方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煤炭、化工、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建材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物流业、金融、科技、酒店餐饮、中介服务、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来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新经济模式。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内涵,推动毕节跨越发展。
  三、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现毕节试验区“四大转变”
  2009年以来,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地区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行动方案》,加强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工作。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将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科技引领、创新发展”战略。到2013年,初步把毕节地区建设成为新型能源、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基地,建成自主创新、和谐发展基地。着眼于区位特点,不断探索内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发扶贫取得重大突破,绝对贫困基本消除;着眼于生态环境特点,不断探索石漠化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态屏障基本形成;着眼于人口特点,不断探索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并重的有效途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人口素质全面提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实质性效果;着眼于二元结构特点,不断探索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着眼于发展条件改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交通、水利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着眼于区内优势资源,继续做大做强煤、电、“两烟”支柱产业,新型建材、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及农特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着眼于统筹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效提高,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扎实推进。
  通过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切实推动毕节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将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和多党合作的标志性平台,建设成为贵州生态文明示范区、人口控制与素质提升示范区,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创出一条新路,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作者系毕节地区科技局局长)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