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煤炭繁荣给鄂尔多斯带来了什么?——兼谈对毕节地区的启示
煤炭繁荣给鄂尔多斯带来了什么?
——兼谈对毕节地区的启示
作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 程志强  发布日期:2008/11/20 阅读次数:
  引 言
  2001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向重工业化迈进的重要转折点,煤炭需求急剧上升,作为石油的非完全替代品,煤炭的价格和需求量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走高而提高。煤炭工业进入了长达8年的繁荣期且目前仍处于繁荣期。那么,这一轮的煤炭资源繁荣对我们煤炭源丰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影响呢?
  笔者选择鄂尔多斯市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首先,鄂尔多斯市煤炭储量高达1496亿吨,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15252.72万吨,是我国的第一产煤大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煤炭工业增加值达到108.5亿元,比重达到48.3%,因此,煤炭资源繁荣对该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应该是非常深远的。其次,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枯竭型和开发较长时间的其他煤炭资源型地区比较而言,该市较少受到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体制和机制问题的困扰,更接近于我们理论分析的起点,也便于笔者更清晰地讨论所关注的问题。最后但也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微观数据,便于笔者的分析。
  煤炭繁荣与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一个实证研究
  (一)煤炭繁荣与经济增长
  鄂尔多斯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滞后,但是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似乎跳出了“贫困陷阱”,每年实际人均GDP的增长率基本在15%以上,尤其是进入煤炭资源繁荣期,经济增长速度更是基本上在20%以上,甚至达到30%以上,堪称奇迹。
  (二)煤炭繁荣和资源诅咒机制
  煤炭资源繁荣对鄂尔多斯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增长源泉的影响,发现一些负面证据质疑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可能存在发生资源诅咒的机制。
  工业结构、荷兰病和工业化政策。
  资源充裕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资源繁荣的前提下,工业发展和工业化政策的选择容易受到扭曲,从而不利于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在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中,通常有荷兰病和工业化政策失败两类解释。
  煤炭繁荣期以来,传统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或者停滞,这可能和荷兰病机制有关。如该市煤炭行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地区性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该市的羊绒行业承受不断提高的工资成本,大量熟练工流失到其他工资水平较高或者工作强度较低的行业,产生了招工难的问题,同时新手在生产经验和生产效率上明显不如熟练工人,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纺织行业以女工为主,这些工人通常转向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如果这些第三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煤炭繁荣,那么一旦煤炭萧条,第三产业可能会萎缩,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受阻,导致失业等问题突出。
  我们也可以看到,化学、冶金、建材、机械等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上升,这意味着制造业的长期增长可能依赖于这些重化工业的发展,这对地方政府而言,如何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成了制造业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关键,积极推进重化工业发展的战略成了工业化政策的首要目标。SWOT分析表明,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有原料、能源、资金和组织资源方面的优势,但在水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方面在着明显的劣势,面临着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良好机遇,但同样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大、宏观政策和环保政策风险大的威胁。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威胁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对于煤炭资源丰富地区而言,面对煤炭繁荣,如何处理好污染问题非常关键。煤炭资源繁荣以来,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及工业粉尘、烟尘排放总量等五个主要指标在7年的走向表明随着鄂尔多斯资源利用的不断深化,环境污染问题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其中工业粉尘、工业烟尘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等排放量在2002到2005年的4年间逐年上升,其增长率都远高于全国同期的增长水平。这些指标如此高的增长率表明,在对资源不断深化利用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更加严重。
  对毕节地区的启示
  毕节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炭资源开发地区,2007年煤炭产量达到2786万吨,是2000年579万吨的4.8倍,年均递增速度在25%以上。在煤炭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毕节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迅速,经历着类似于鄂尔多斯市的煤炭繁荣期。那么,煤炭繁荣给毕节地区带来了什么呢?会和鄂尔多斯的发展经历一样吗?
  从经济增长来看,毕节地区2000年的GDP为121亿元,人均GDP是1782元,而到2007年,两者分别为325亿元和4278亿元,在不考虑物价因素时,两者的年均递增速度为15.2%和13.3%。对于一个长期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而言,在7年间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实属不易。
  不过,我们可以从影响TFP的因素来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工业结构来看,2000年毕节地区的轻重工业比重为107∶100,而到2003年这一比重为72.8∶100。从具体的投资构成来看,2003年,在毕节地区的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黔北电厂完成投资7.34亿元,纳雍电厂完成投资9.5亿元,洪家渡电站完成投资12.92亿元,纳雍二厂完成投资8.0亿元,黔西电厂完成5.1亿元,上述五个电力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比重达52.17%。根据2006年的统计公报,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和煤炭行业增加值为40.26亿元,占64.1%。可以断定,目前毕节地区的工业主要依赖于煤炭工业以及与煤炭密切相关的电力工业。从最近获批的毕节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来看,目前较为明朗的产业投资项目的也基本上是煤电项目。这一明显的资源依赖型工业化模式会有可能产生所谓的荷兰病问题,缺乏长期发展能力,比如2006年该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原因在于大型水火电站项目基本接近尾声。而且上述 项目的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几乎难以保障毕节地区这几年能够实现环境污染水平的下降。从财政收入的构成来看,主要依赖于烟草和煤电行业,在2006年,煤、电两个行业的税费总额达到14.1亿元,占总收入的31.5%,财政收入对煤、电行业依赖很深,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基本上取决于上述两个行业的增长。一旦这两个行业因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波动而不稳定,则将造成这一地区财政收入波动。
  从当地人民的福利水平来看,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主为431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3338元,到2007年两项指标分别增加到9962元和6431元,翻了一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248元增加到2007年的2458元,在贵州省的排名从第9名升到2004年的第7名。因此,煤炭繁荣以来,当地人民的福利水平提高很快。但是,也存在类似于鄂尔多斯的问题,如福利水平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可能存在经济增长利益流失的情况,而收差距等问题因素数据缺乏而难以和进一步的讨论。但是根据目前资源丰富地区的整体情况来看,收入差距、福利水平的分布也应该在毕节地区受到重视。
  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煤炭繁荣带动了毕节地区在2000年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福利水平。但是,也形成了高度依赖于煤、电行业的工业结构,荷兰病的征兆较为明显;难以改善生态环境,难以降低环境污染水平;财政收入的波动性风险较大,难以在长期内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上述问题如果无法有效解决,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有可能遭受资源诅咒。根据笔者对资源诅咒理论、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及对毕节地区的思考,试提出如下建设:
  1、统筹规划,做好毕节地区内部的功能区划, 营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将资源开发的收益顺利有效的转化为当地投资,充分发挥乘数效应,促进本地经济全面增长。
  2、积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的要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避免发生荷兰病,提高TFP的增长率,实现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3、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尽可能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让经济增长惠及民众,在“地区繁荣”的同时实现“人民富裕”。
  4、尽可能平抑财政支出波动,降低财政赤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本文刊载时有删节)
[1楼] 网友0.10,于2012/2/11 17:18:05发表:
不错的文章!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