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二十年拼搏促发展新时期展望绘蓝图——毕节试验区20周年生态建设回眸
二十年拼搏促发展 新时期展望绘蓝图
——毕节试验区20周年生态建设回眸
作者:供稿:毕节地区林业局 部分内容为本刊记者刘广琴、孔维军采写  发布日期:2008/9/30 阅读次数:
金沙冷水河
赫章县水塘国家级森林公园
威宁自治县马吃水造林示范点
  今年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20周年。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指导和支持下,毕节地委、行署带领试验区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就,初步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
  
  再造秀美山川
  20年来,毕节地委、行署历届领导班子牢记胡锦涛同志的谆谆教诲,牢牢把握生态建设主题,结合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一半以上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现实,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开发扶贫关键是解决好群众的致富,生态建设重点是解决好群众的生存,人口控制是着力解决好全体劳动者的素质”这条主线,以改善生态、发展经济为目标,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之中,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主题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抓手,毕节地区正在成为“两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一)大力实施重点工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0年来,相继实施了《中国3356》项目、“长防”、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治”、 “珠治”、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示范县等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森林资源实现三个同步增长。森林面积从试验区建立前1987年的601.8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447万亩,年均增加4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增加到35.92%,年均增加1.1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长到1429.64万立方米,年均增加27.88立方米。
  ——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明显降低。在全区336条小流域内完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面积7913.37平方公里,占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6830平方公里的47%。土壤侵蚀模数从5446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3389吨/平方公里•年,每年减少流失量2000多万吨。
  
  (二)始终注重农民增收,生态产业不断发展
  20年来,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通过经济开发加快生态建设,实现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开发和扶贫的有机结合,将生态工程同时建设成为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使广大农民成为生态建设最自觉、最忠诚的拥护者。
  ——着力培育特色林果产业。整合生态、扶贫、移民等相关项目,探索产业化发展路子,推行合股经营、引资经营,实行能人带动、部门扶持的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治理与助农致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路子。如赫章县充分利用本地核桃优良品种,结合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科技扶贫等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县核桃年产量已突破500万公斤,产值超亿元,被国家有关部门选定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示范区”、“中国核桃之乡”、 “奥运推荐果品”。
  ——加快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把种草养畜和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植被恢复结合起来,大力推广退耕地林草间作和林下畜禽养殖模式,探索林草牧协调发展之路。如纳雍县老凹坝乡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实施林草间作,并通过政府贴息贷款,扶持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全乡涌现养牛场28个,养牛大户3061户。在生态得到恢复的同时,群众也很快富裕起来。
  ——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以沼气为纽带,配套改圈、改厕、改厨,上联养殖,下接种植,发展畜、草、沼、粮(林、果、药、菜)四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如织金县官寨乡麻窝村,原来雨季期间经常山洪泛滥,水打沙壅,冲垮房屋圈舍。2002年该村将182亩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在缓坡耕地种植香桃、柑桔、樱桃等果树258亩,种植绿肥615亩,建配套改厨、改圈、改厕的沼气池142口。以绿肥带动养殖,养殖促进沼气,沼气发展果蔬,形成了水土保持→绿肥→养猪(牛)→沼气→果蔬→生态良好、收入增加的生态产业链。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不足500元,增加到现在的2700多元。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针对社会主导需求向以生态需求为主的转变,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了木材采伐量,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探索特色资源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之路。先后成立百里杜鹃、毕节和赫章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三丈水、冷水河、油杉河3个省级森林公园,大海坝、桂花、湖坝3个县级森林公园。一个依托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
  
  (三)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年来,始终坚持“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项目大量增加、资源能源消耗成倍增长、污染物产生量直线上升的情况下,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为试验区长期、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淘汰落后产能,取缔了土法炼锌、小炼焦和小炼铁,对重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定点监控,对其节能减排目标实施定量考核。通过努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5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33.92%。2007年全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实现了同比双下降,是全省两项主要污染物均比2006年下降的地区之一。
  ——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始终把以保障饮用水质安全,解决水污染防治问题作为环保工作重点任务来抓,开展了三岔河流域毕节地区段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完成了对各饮用水源保护区地理界线实地标定和界桩、界碑的设立,制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保证了饮用水质量。
  ——源头控制污染取得实效。严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关,强化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总量控制要求、布局不合理和无成熟可靠的治污技术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定,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调节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闸”。
  
  创新治理模式
  
  (一)珍重客观规律,综合处理经济、生态和人口关系
  胡锦涛同志在试验区成立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对毕节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抄照搬沿海开放地区的做法和模式,这不仅仅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决定试验区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并强调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不要因循守旧,不要墨守陈规,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不断地加快改革,不断地转变观念,不断地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适合岩溶贫困山区特点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之路。20年来,毕节地委、行署坚持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既高度注重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又注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毕节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中心任务,以遏制水土流失为工作重点,以改善全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做给一届看,锲而不舍,逐步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创造出“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坎树、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五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走出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
  
  (二)坚持生态与经济统筹,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
  毕节地区是联合国认定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地委、行署始终把特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建设之中,生态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农民致富有机结合,开展了山、水、林、田、路的农业综合开发,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耕措施并举,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统筹推进,初步走出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的发展路子。20年来,虽然耕地减少了 12.7%,而粮食总产量却由103.8万吨增加到263.3万吨,增长了2.5倍。毕节市观音河小流域,近年来经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封山育林以及水利水保等工程的连续治理,林草覆盖率由23.38%提高到41.04%,水土流失面积比治理前减少43.41%,减少径流量1590 立方米,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抗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在治理中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推广科技兴农适用技术,初步形成了粮、烟、果、畜主要产业支柱,农民收入多元化,农民人均口粮达到410公斤,比治理前增长63%,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52元,增长了3.4倍。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地处乌江水系朱仲河小流域上游,地势起伏较大,切割较深,土壤以紫色页岩发育而成的紫色沙土为主。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跑水、跑土、跑肥“三跑”现象严重,石砾沙化面积逐年增加。
  在毕节试验区成立前,穿岩村主要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土地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土地垦殖率达90%以上,农业生态平衡失调。每逢汛期大量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威胁着老百姓正常生产生活。
  毕节试验区的建立,为穿岩人民破解“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指明了方向。大方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穿岩村作为生态建设试点,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扶贫移民搬迁为示范主题,坚持“综合治理、保护环境、全面发展”的生态建设方针,将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产量,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穿岩村加强对群众生态意识的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还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在多发区实行突出规模治理、集中防护。在植被稀疏、石漠化严重的荒山荒坡,实施封山育林,恢复天然植被。对退耕林区进行禁牧舍饲,从生态项目示范区、交通干线两侧和城镇周围开始,全面实行封山育林。严把整地质量关、苗木质量关、栽种质量关,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保证植树造林的质量,促使植树造林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县委、政府督查室组织相关人员对“三关”进行检查验收,保证造林速度和造林质量,重点督促造林进度。县林业、水保、农业等部门组成技术组进行技术指导,在退耕区大力推广了容器苗造林、覆地膜造林等抗旱技术,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使造林成活率保持在80%左右,保存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坚持建管并重,层层建立管护责任制,落实到户到人,实行谁受益谁管护。
  通过20年开展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示范建设,穿岩村逐渐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年来,全村共实施退耕还林4432.3亩,涉及农户434户,1736人。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8.6%提高到68.15%,增加了49.55个百分点;实施150亩的坡改梯工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近年来再没有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农民生产方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206元增加到2007年的2988元,比退耕前增长了13.5倍。经过多年的努力,穿岩村的山绿起来了、水清起来了、群众生活富裕起来了、村民素质强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吸引到这里,沙坝豆干带动了“农家乐”的蓬勃发展。
  
  (三)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
  20年来,毕节地委、行署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一是相继出台了《十年基本绿化毕节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搞好造林绿化、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的决定》、《关于加快全区新阶段林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文件,明确了不同时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建设措施。二是把造林绿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纳入目标管理,列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多层次、全方位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新局面。三是成立防治石漠化管理中心、水土保持办公室等生态建设专门机构,将全区250个乡镇林业工作站收归县市林业局直接管理,确保生态建设的技术力量集中统一使用。四是财政给予大力扶持。在地方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保证生态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和质量提高。“十五”期间,仅地区级财政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就达2400多万元。2007年4月,地委、行署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意见》,明确规定地区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发展经果林建设。同时明确各县市财政要积极支持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确保对特色林果产业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收入的2%。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全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种社会力量已经成为加快生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仅民营林业经济实体就发展到了1000多户。
  
  (四)坚持工程带动,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试验区建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抢抓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历史机遇,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实现了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全面加快生态建设的良好态势,生态建设的速度和效益明显提升。20年来,《中国3356》项目、“长防”、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治”、“珠治”、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示范县等生态建设工程共实施造林1000余万亩,保证了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目标的实现。特别是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展开的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93.9万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一是在实施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108.4万亩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205.3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263.26万吨,既控制了水土流失,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是30.2万农户从中受益,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到2007年底,已兑现给农户钱粮13.77亿元,户均得钱粮补助4560元。三是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外出务工人数已达132万人,劳务经济正在成为全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极。四是退耕还林营造的部分经济林已开始见成效,农民得到了直接经济收益。五是随着国家延长退耕还林补助周期政策的兑现,今后还将直接增加我区生态建设投入10亿元以上,农民将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
  
  (五)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保障发展
  20年来,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与试验区实际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思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建立生态建设投入新机制。通过行署和各县市政府的统筹协调,整合林业、农业、农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畜牧、水利等相关项目,对退耕还林、种草养畜、节水灌溉、科技示范和生态旅游等相关工程,按照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一建设地点、技术和检查验收标准,建立了“投资不乱,渠道不变,资金捆绑,合成治理,各计其功”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二是积极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探索林业经营管理新机制。将林业划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公益林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实行严格的管理,商品林以生产木材和林产品为主,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采取灵活的管理模式。三是进行林业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探索林业内部多头执法改革的新路子。在金沙县开展了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探索出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模式。四是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试点,探索林木采伐管理新办法。2004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试点,探索出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的新办法。五是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现代林业产权制度。2007年,在黔西县和另外6县1市的8个乡镇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于今年初在全区展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已全面进入确权勘界阶段。通过深化改革,调动了林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了试验区林业生态建设逐步向深层次发展。
  
  (六)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援加快发展
  试验区成立以来,我区积极拓展生态环境建设对外合作领域,本着“以诚信争取项目,靠质量取得实效”的外援项目建设理念,抢抓机遇,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引进并成功实施了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3356》项目、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世行贷款/欧盟赠款水土保持项目。与瑞典开展了以加强环境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系统列环保国际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即将在金沙、黔西、大方三县启动建设“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集体林区森林经营与社区发展项目”,引进到位资金折合人民币达3亿元以上。外援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对推动全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加速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二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中国3356》工程的引进实施,大大提高了毕节地区形象。该工程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我区织金、纳雍两县开发治理山区水土流失的项目,是我区林业建设上第一个外援的项目。项目建设从1988年12月开始,共完成造林52.96万亩,为计划的103%;修筑农耕梯土3.06万亩,为计划的102%;修筑乡村道路101.5公里,为计划的101.5%;人工改良草场3.02万亩,为计划的100.8%。1995年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组的竣工验收。目前该项目已开始并将长期发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造福织金、纳雍两县人民,并为全区生态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4年7月,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领导到织金考察,对该项目的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贵州林业外援项目的支持力度。目前,德国复兴银行无偿援助450万欧元的“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集体林区森林经营与社区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协议已经签订,预计今年可正式实施。
  
  (七)坚持依法治理,开发与保护并重
  紧紧围绕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致力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想,严格执行《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贵州省森林条例》、《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连续开展森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环保执法等专项执法行动。一手抓治理、扩大林草植被,一手抓保护、严格监管,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人为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实现了全区空气、水环境和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好转;基本实现从重经济增长轻生态环境保护向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转变,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转变,从主要依靠行政办法保护生态环境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未来一个时期,试验区生态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在基础设施、城镇化、特色产业、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领域,实施一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较高、带动能力较强、效益较好和影响较大的重要项目,推动毕节新一轮的发展;到2015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生态经济发展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彻底扭转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城乡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区绿化效益初步显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到2020年,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整治,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50%左右,生态环境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以建设集约化可持续生态农业为基础,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经济,有效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防灾能力全面提高,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清洁优美。
  
  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制定并实施好试验区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发展
  切实把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制定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原则上在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等六县市加大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实施力度,切实搞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大力营造速生丰产坑木林,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产业和优质核桃、樱桃等特色经果林。威宁、赫章两县加大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力度,大力保护天然林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公益林,搞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大农村以沼气为龙头的循环经济建设,抓好大中型沼气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试点。探索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开展绿色GDP指标体系核算,体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
  步入赫章水塘林场,立即被万木葱绿震撼。林场景观优美,阳光透过枝叶,稀稀疏疏地洒落在草地上。天然常绿阔叶和落叶林、针阔混交林……各种树木林立,令人目不暇接。
  赫章县国有水塘林场始建于1959年,东距县城16公里。2007年,林场有林地面积30412.65亩,活立木蓄积24.98万立方米,公益林面积22377.6亩,商品林面积12265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9.26%,是黔西北最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水源涵养林区之一。
  “水塘林场林相整齐,是黔西北地区森林资源最丰富、景观资源最富集、对外交通条件最好的林区之一。”一位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赫章县水塘林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抓住国家实施《中国3356》项目、“长防”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机遇,加大森林资源的建设、保护和开发力度,建立了稳定的长江生态屏障。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场及时调整思路,转变职能,转移工作重心,依托项目,整合投入资金240万元,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停止了对木材大规模的商品性采伐,在林间空地进行补植补造,采取生态自然修复和人为打造生态屏障的措施,形成了生态建设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示范模式,使25000立方米的商品木材免遭采伐,林场规模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被评为贵州赫章夜郎国家森林公园,并于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AA级景区。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林场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希望在林、发展在林、效益在林”为目标,转变传统单一保护模式,探索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喀斯特岩溶山区探索出一条依托生态自我修复和人为打造、提高土地复合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建发展之中的新模式。
  “乱石旮旯地,牛都进不去。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这是威宁自治县马吃水流传的几句民谣,是当地农民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
  马吃水林业生态治理示范项目点位于威宁县盐仓镇兴发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受到错误发展观念的影响,为了炼钢、炼铁而进行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广大群众被迫走上毁林、毁草开荒的道路,大片的“坡耕地”应运而生,过度垦殖加剧了水土流失,加剧了山林土地的石漠化。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私挖乱采,导致生态环境和地质地貌严重破坏,土壤沙化,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据调查统计,1987年威宁自治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2757吨/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面积达492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8.14%,土地石质荒漠化严重,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1.5%。当时,马吃水人均纯收入仅为 319元,人均占有粮食151公斤,森林覆盖率为13.2%。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威宁自治县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在全县35个乡镇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大面积植树造林活动,加大对荒山荒地的治理力度,但由于土壤及气候的原因,造林成活率普遍偏低。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县林业部门采用雨季容器育苗造林,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其中,2002年雨季实施的盐仓镇马吃水造林示范点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之一,到目前为止,在示范点完成荒山造林1761亩,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通过林业生态治理,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马吃水人均纯收入达到1405元,比1988年增加1086元,人均占有粮食达246公斤,比1988年增加95公斤,森林覆盖率达37%,年均增长2个多百分点。
  马吃水造林示范点的成功有以下经验: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威宁自治县是高海拔山区,地理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马吃水造林点海拔2430米,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大,植被破坏严重,土壤瘠薄,土质沙化,造林难度极大。针对这一实际,林业部门对马吃水造林示范点进行了科学规划,对原有疏幼林及新植林全面实行封禁管理,对石漠化地块实行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对水土流失严重地方进行综合治理,推进了生态的修复。二是调整结构,防治并举。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入手,合理调整及配置土地资源,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区域经济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有机结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广华山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为在干旱少雨地区加强生态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防止了边造林、边死亡、边补植的现象发生。三是注重科技,示范带动。本着适地适树、适度规模的原则,筛选出华山松树种用于工程施工,严格按“一提二踩三埋”的操作技术栽植。四是加强管护,巩固成果。坚持“一分造、九分管”的原则,在造林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好原生植被,采取封山育林,严禁放牧、割草、铲烧草皮灰。生态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后,县林业局与当地政府、村委会签订工程管护、抚育合同,将巩固治理成果与工程项目的倾斜投入挂钩,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林木,侵占和毁坏林地行为,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在管护上,配备了一支专职管护队伍,常年负责示范点的森林防火及幼苗抚育管理,禁止人畜破坏;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种苗检疫,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订立乡规民约,在造林地点或醒目位置设置工程标牌、建护林碑牌等,确保生态修复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马吃水林业生态治理项目示范点的成功建设,充分发挥了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为高海拔地方加强生态建设,开展石漠化治理寻找到了一条路子。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用循环经济理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发展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以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产业的循环组合为突破口,构建新型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煤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煤焦化工及金属冶炼循环经济等产业集群,组成生态循环工业链,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和集团,承接重点污染源、工业园区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推动以资金融通、工程建设、设施运营和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用和谐理念建设生态工程,巩固提高治理成效
  对人口少、土地多、广种薄收、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大力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和推广杂交良种、半旱式栽培、地膜覆盖、绿肥种植、两段育秧、玉米育苗移栽、横坡聚垄、分带轮作等农业增产实用技术,大幅度增加基本农地粮食单产,使之在粮食总产量不减少的条件下,能将陡坡耕地营造防护林或用材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粮食保收能力。同时亦对部分缓坡地实行林粮间作,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或经济林。对人多地少,生态和经济相对较好的地方,以发展经济林、果木林为主,大力推广速生丰产技术和市场前景好的名特优品种,提高土地产出和经济收入。
  
  (四)加快发展,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青山绿水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城市绿化、绿色通道建设,保护好森林资源,建立起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完备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树立兴林为富民、富民更能兴林的理念,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和林特产品深加工、林下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形成以生态促进产业,以产业扩大就业,以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以农民增收拉动林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充分挖掘森林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五)创新机制和体制,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政府补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国家、省和局部地区多层次补偿相结合,保护当地农民利益,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建立试验区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决策参谋和技术咨询作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治理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保障机制;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资机制;深化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合办、联办各种特色产业经营实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成长机制。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