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加大力度搞开发关注民生抓扶贫——毕节试验区20年开发扶贫纪实
加大力度搞开发关注民生抓扶贫
——毕节试验区20年开发扶贫纪实
作者:毕节地区扶贫办  发布日期:2008/9/30 阅读次数:
坡改梯夯实农业基础
  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经国务院于1988年6月批准建立的。2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深圳市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区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按照“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的要求,立足毕节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区开发扶贫工作效果显著。
  
  开发扶贫成果辉煌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试验区建立以来,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2007年,全区“两烟”产值从1.06亿元增加到56亿元;电力装机800万千瓦发电量从1.58亿千瓦时增加到338.8亿千瓦时,煤炭产量从564.19万吨增加到2786.03万吨,煤电产值115.6亿元;形成电力、“两烟”、煤炭三大支柱产业。全区生产总值达335.45亿元,是1987年17.8亿元的18.86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0.5%;工业总产值为259.1亿元,是1987年6.94亿元的37.36倍,年均增长16.9%,三次产业比重为30.13∶38.62∶31.25,产业结构呈“二三一”型;财政总收入已达55.06亿元,是1987年1.96亿元的28.14倍,年均增长18.16%。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从1987年到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7元增加到10197元,年均递增14.4%,比全省高出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82元增加到2458元,年均递增13.4%,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人均粮食产量从203公斤提高到351公斤,年均增长2.78%,比全省高56公斤;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由1987年的345万人锐减到49.89万人,年均递减14.75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87年的65.5%下降为7.35%,年均下降3.35 个百分点。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007年,我区对居住在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地方的7415户极贫户3.08万人实施了搬迁;新建、改建农村困难户住房3.19万户,其中2007年1.5万户;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35%。共建成基本农田170多万亩,农业人均基本农田由0.20亩上升到0.36亩;全区自来水受益村数为2890个,覆盖面达80.2%,农村饮用安全水用户数103.4万户;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3.29千公顷,是1987年41.09千公顷的2.27倍;通电村数为3591个,覆盖面达99.6%,农村用电量达35116万千瓦时,是1987年3391万千瓦时的10.35倍;通公路的村数为3465个,覆盖面达96.1%;邮电业务收入达10.6亿元,是1987年380.7万元的278.5倍,年均增加5282.5万元;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53.95万户,是1987年0.63万户的86.16倍,年均增加2.67万户;通电话的村数为2671个,覆盖面达74.1%,比1987年的18.9%提高了55.2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2.78万千瓦,是1987年25.52万千瓦的7.55倍。
  四是科教文卫事业长足发展,民生问题逐步解决
  2007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7.80‰,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到92.5%,完成“两基”任务;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14%,在1987年78.6%的基础上上升了19.54个百分点。在校小学生人数达101.3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小学生1350人,总体规模较1987年增长了20.6%;普通中学学校数由1987年的106所增至432所,增长了3.08倍;在校学生数由1987年的14.15万人增至46.83万人,增长了2.31倍;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由1987年的13所增至25所,增长了近一倍,在校学生人数由1987年的4355人增至29706人,增长了5.82倍。全区医院数为46所,比1987年的24所将近翻了一番;卫生机构床位数7971张,是1987年5550张的143.62%;共有498.82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播综合覆盖率达82.54%,比1988年的55.07%上升了27.4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7个百分点;电视覆盖率达84.54%,比1987年的45.99%上升了38.5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93个百分点;全区享受城市低保人数为6.91万人,农村低保人数为59.45万人。
  
  强力举措鏖战贫困
  一、加强领导,把开发扶贫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试验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同时从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方式推动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开发扶贫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毕节地委、行署先后制定了《毕节地区扶贫攻坚计划》、《关于切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确立了开发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及工作重点。全区地、县、乡都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要求重点县扶贫机构单设,编制15名以上,非重点县单列扶贫编制8名以上;类别乡建立扶贫工作站,编制3-5人,非类别乡有专职人员1名以上。同时,还在全省率先将扶贫机构延伸到村,建立了村级扶贫中心组和项目实施互助组。各级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并把扶贫开发责任制直接落实到基层,把工作实绩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党政干部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试验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突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制约我区发展的关键环节,地委、行署极为重视,集中力量修建了以贵毕高等级公路、大纳公路和内昆铁路(威宁段)、黄织铁道为主的项目,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5894公里,是1987年的2.6倍,年均增加489.3公里。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用于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中央及省共计投入我区各类扶贫资金43.91亿元,其中信贷扶贫资金18.29亿元,以工代赈资金8.61亿元(含物资折款),财政扶贫资金8.61亿元,深圳对口帮扶资金2.07亿元,社会扶贫资金(含物资折款)4.03亿元,其它帮扶资金2.13亿元。按照各类扶贫资金的使用要求,地区扶贫办进行了资金、项目的管理,在扶贫项目的安排上,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投入解决群众温饱、优先投入见效快覆盖面广、优先投入少数民族贫困村组户、优先投入技术物资配套和优先投入能带动种养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和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在扶贫方式上多渠道开展项目落实,通过“四个到户”,即实施工程项目实现扶贫效益到村到户、机关单位建立扶贫攻坚联系点实现扶贫措施到村到户、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实现扶贫责任到村到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实现扶贫贴息贷款资金到户,增强了贫困乡村、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全区基础建设步入稳步发展阶段,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旅游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关注民生,实施好农村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工程
  无房和居住茅草房的农户是我区农村最困难的弱势群体,改茅建房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07年,我区将实施农村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工程列为地委、行署拟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围绕“住有所居”工程,实施“一加六”工程(即一是建房,六是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庭院、饮水),建立以户为单位的内部经济小循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劳务经济,帮助贫困户走上一条勤劳致富之路,工作中,以财政扶贫、深圳对口帮扶、易地扶贫搬迁、民政安居等项目为依托,切实抓好各类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以开展“万人帮万户”活动为载体,切实把“4321”结对帮扶(即现任地级干部每人帮扶4户贫困户、县级干部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乡科级干部每人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帮扶1户贫困户)、党建“1+1”帮扶(即地、县[市]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帮扶1个贫困村,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百企帮百村”等活动融为一体;以“农户贷款、政府贴息”为切入点,变直接补助的输血式扶贫为引导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造血式扶贫。同时,对住房困难农户比较集中且自筹资金能力较强的地方,尽量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进行规划,涌现了大方县木格村、黔西县太来乡榨房村、赫章县平山乡中寨村等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村寨。全区共投入改茅建房资金5662万元,其中地县财政资金11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719万元,民政系统资金181万元及社会捐赠资金2660万元,完成改茅建房1.15万户。
  
  四、整村推进,加大开发扶贫力度
  为保证整村推进的长远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我区从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入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大对整村推进项目村的扶持力度。一是修改和完善村级扶贫规划。在已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围绕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群众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群众基本素质,按照参与式扶贫的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根据各村整村推进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认真修订和完善村级扶贫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易地移民搬迁资金、沼气建设资金、“三小”水利资金、畜牧发展资金、通村公路建设资金、义务教育资金、农村特困救助资金等一并规划到实施整村推进的计划中,建立健全整村推进的扶贫项目库,所涉及的部门申报项目时,均从扶贫项目库中筛选,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二是整合资源,努力提高综合治理效益。围绕实施整村推进、提高项目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效益,我区各县(市)以省下达的每个整村推进村20—2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投资为引子,以改善贫困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六改三建”(即改水、改电、改路、改厨、改厕、改灶和建房、建园、建栏)为载体,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大力抓好各项工程的建设。据初步统计,通过整合,全区每个实施整村推进村平均投入资金达70万元以上。如毕节市大河乡双桥村、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黔西县太来乡芭蕉村、金沙县清池镇普安村、织金县三甲乡干坝村、纳雍县维新镇红星村、威宁自治县麻乍乡岩格箐村、赫章县威奢乡渔塘村等通过整合资金,在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纳雍县维新镇红星村还被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全国整村推进先进村”。
  
  五、因地制宜,促进产业化扶贫步伐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地委行署先后出台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实施五个100亿元工程的意见》、《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的意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积极发展“两烟”产业、劳务经济、生态畜牧业、马铃薯产业和特色农业,在地、县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切实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从2007年开始,省扶贫办将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850万元,连续五年在我区八县市分别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当年完成人工种草4.66万亩、发展能繁母牛1722头、种羊38374只、改造和新建圈舍7.49万平方米;2008年,国务院扶贫办又将每年投入1000万元,连续投入五年,在我区毕节、大方、纳雍、威宁、赫章五县市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石漠化治理试点;全区已认定地级扶贫龙头企业33个;全区种植面积已达320万亩,其中脱毒马铃薯大田推广194万亩、原种扩繁4200亩、一级种扩繁4500亩。马铃薯精粉远销日本、加拿大等国,南方马铃薯基地初具雏形。
  
  六、整合资源,发展劳务经济
  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地委、行署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劳务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和《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教学点的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制定总体规划,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短期型向长期型、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倡导外出创业,鼓励就地创业,支持回乡创业。建立由劳动保障局牵头,扶贫、组织、教育、农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参与的培训协调机制,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依托各级农广校、职中、党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加大对转移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鼓励中介机构、用工单位对农民进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相关企业联合举办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在初、高中逐步开展职业教育;在行署驻贵阳办事处成立毕节地区务工人员贵阳服务中心;地、县(市)在考察的基础上,分别与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福建、上海、深圳、四川、云南等省市区的企业建立良好的用工渠道。同时,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先后组织实施了扶贫温饱工程和高产示范工程等一大批农业科技项目,使广大农户获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仅扶贫温饱工程就累计完成杂交玉米、杂交水稻面积1600多万亩,扶持农户500多万户(次)。随着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全区依靠科技、劳务输出等实现脱贫致富的群众逐年增多。
  
  七、全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
  一是狠抓机关单位的定点帮扶和干部职工“4321”结对帮扶工作,努力为贫困乡村、贫困农户办好事、办实事;二是积极配合中直、省直机关抓好社会扶贫,拓宽社会帮扶面;三是着力抓好深圳对口帮扶我区的工作,特别是“双改”扶贫项目的实施,推动深毕协作的深入开展;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济困扶贫,都来为开发扶贫事业献计出力。多年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以及中直、省直机关帮扶中,直接投入帮扶资金5527万元,引进项目资金2亿多元。深圳市对口帮扶试验区项目资金18248万元,捐赠各类物资折款4000多万元;深圳市合作基金会还向试验区34个项目投放低息扶贫贷款5365万元,无偿投入“双改”扶贫项目资金4434万元。“世界银行中国西南扶贫贷款项目”在大方、织金两县的31个乡镇145个村实施,总计投资15284.74万元;德国援建的“赫章县山区综合发展项目”在河镇乡实施,总投资1381万元;其它国际组织和香港乐施会、香港养龙基金会、香港佛教、台湾嘉隆集团等组织开展的扶贫工作,同样对试验区开发扶贫进行了积极的扶持。
  
  八、创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开发扶贫工作的实践中,我区对扶贫机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一是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和推广了财政扶贫资金贴息,信用社贷款的扶贫机制,有效放大资金量和扶持范围。通过小额贴息贷款工作的开展,使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有了改善,自我发展意识、商品经济意识有了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农户种、养、加工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为农户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二是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和推广了财政扶贫资金有偿滚动,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了《毕节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滚动扶持管理办法》,对效益较好的种、养业项目,采取以物为主的滚动方式,扶持项目点上更多的贫困农户。三是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整合各类资源,捆绑资金集中投入,实施整乡整村连片推进。在黔西县太来乡实施整乡连片推进和扶贫机制的创新,得到了省委书记石宗源的充分肯定。四是以系统实施改茅建房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为突破口,整合各方资源,运用道德力量和市场机制,调动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全面实施“六加一”工程,以“改茅建房”为中心,配套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改水、改庭院等六项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引导他们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劳务经济,加快脱贫步伐。机制体制的创新,有力地推进了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进程。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