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艰辛的历程壮丽的事业——黔西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回顾
艰辛的历程 壮丽的事业
——黔西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回顾
作者:执笔:林永胜  发布日期:2008/9/26 阅读次数:
金碧镇计生服务站
关爱女性健康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成立以来,黔西县在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经过全县人民20年来的艰苦努力,全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时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历史回顾
  黔西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历沧桑曲折的历程,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悲壮、辉煌的道路。所谓艰难,是在农村几千年生育传统文化极为浓厚的情况下实现人口的自我控制;所谓曲折,是历届各级政府对人口问题认识上有过多次反复;所谓悲壮,是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育龄妇女为落实国家的基本国策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所谓辉煌,是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黔西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路子,在社会、经济极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进入了低生育水平行列。
  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针对毕节地区的实际,把毕节地区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提出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作思路,黔西县按照这一工作思路,一是以完成国家人口计划为标志,以降低人口出生率为工作重点,动真的,来硬的,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大范围组织突击活动,使违法生育现象得到迅速有效的遏制。二是以提高计划生育率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孕前管理,采取严厉措施控制违法生育,突击活动的范围和次数逐渐减少,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实现以“规范化管理”和“经常性工作”为主。
  2001年以来,按照地委、行署制定的试验区人口控制的“五年计划”,黔西县把人口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以全面开展优质服务为标志,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工作重点,计划生育工作逐渐向优质服务转变,工作重心也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逐步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使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运行良好。
  基本做法
  试验区建立以来,黔西县认真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 深入实际,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保证“三个到位”,构建“三大平台”,完善“三大机制”,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强化责任,保证人口计生工作“三个到位”
  抓组织领导落实到位。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成立以来,黔西县一直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人口计生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抓目标管理落实到位。一是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落实干部包村帮户责任制,三是落实“一票否决”制,增强了各乡镇争先创优的意识。
  抓机构队伍落实到位。一是健全计生工作机构,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三是建立健全各级计生协会机构,四是加强村级计生队伍建设,五是对计生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增强了人口计生干部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夯实基础,构建人口计生工作“三大平台”
  加强基础建设,构建技术服务平台。一是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要求,投资500多万元对县计生指导站和26个乡镇计生服务站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整建了386个村(居、社区)计生卫生服务室。二是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成了县人口计生局域网,实现了县、乡联网;建立落实定期汇集、分析、使用群众需求信息的制度,初步形成了收集信息、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新机制。三是建立县人口计生局党组成员联系乡镇制度,采取开单式的方式督促检查,直接进村入户查台账、访群众,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环境建设,构建优质服务平台。黔西县在取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内容,巩固和发展“国优”创建成果。一是认真实施“母婴健康工程”,二是开展“幸福之家”创建活动,三是提供规范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四是提供出生缺陷干预服务,五是提供妇科病普查普治服务,六是开展便民服务。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依法行政平台。一是出台了《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黔西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规范》,对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行为作出严格要求。二是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三是加强计生干部政策法规培训,增强法制意识,规范工作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四是认真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得到有效治理。五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六是大力推动了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制度。
  3、深化改革,完善人口计生工作“三大机制”
  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机制。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县、乡、村三级人口学校和计生服务站、服务室等生育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力度,注重环境宣传,制作宣传碑80多块,宣传标牌380块,加大宣传品的发放力度,为做好生育文化宣传奠定了基础。二是创新生育文化建设内容。在黔西电视台和《黔西》期刊分别开设了“人口计生”专题栏目,提高了群众对人口计生知识的认知程度。三是加强文艺宣传,县乡都建立了人口计生文艺演出队,深入村寨巡回演出。四是打造生育文化建设精品。建成了金黔、清毕、黔织、贵毕四条生育文化长廊,总里程达到200公里,制作宣传广告牌500多块,成为展示黔西生育文化的重要窗口。
  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一是完善农村二女结扎户扶助制度,二是完善农村计生“两户”女孩初中毕业直升高中免费学习制度,三是完善农村计生“两户”养老保障制度,四是完善有关减免和救助制度,五是完善国家奖励扶助制度。
  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机制。一是依法落实村“两委”计划生育职责,建立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大院等阵地,完善村干部和协会会员联系户制度。二是坚持权利、义务对等,依法组织村民制定计划生育章程、计划生育公约及相关议事规则,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三是认真落实村民自治月例会制度,村“两委”、计生协会、人口主任、育龄妇女组长按时参加会议,汇报人口计生变动情况,接受下月工作安排。四是县乡人口计生部门强化对村民自治工作的指导、督促和考评,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整体发展,全县村民自治推行率达98.34%。
  主要成果
  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黔西县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使人们的生育观念、人口生育状况以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黔西县总人口由1988年的68.77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84.61万人,净增15.84万人。1988年,黔西县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后,人口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20年来,黔西县人口总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
  2、生育观念和婚育观念发生了转变。
  自1988年以来,黔西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已由行政强迫命令转向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各级党政部门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坚持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计划生育业务部门通过依法行政、正确执法、文明执法,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广大已婚育龄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服务,开展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情选择优质服务活动,把党的政策和关怀送到了千家万户,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广大计生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几千年旧的婚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由盲目生育转变为有计划生育;由多子多福转变为少生、优生;由早婚、早育转变为依法结婚,按政策生育。
  3、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的新阶段。
  为了固本强基,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黔西县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相继成立,基层基础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不断拓展,启动了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各乡镇均实行了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有96%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生殖健康服务。2007年,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89.68%,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服务的紧密结合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的新阶段,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从主要依靠政策向既要依靠政策更要依靠法制推行计划生育的转变。
  4、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目前,黔西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大专学历的比例达到95%,全县乡镇技术服务机构中有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的比例达到75%,重视加强村级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并实行了村人口主任竞争上岗、建立了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评议等富有活力的用人机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目前,全县已建立了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20年来,黔西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走过了艰难的历程,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及计生部门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发生了质的转变,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测算,自1988年到2007年的19年间,黔西县累计少出生人口22.5万人。根据国家计生委以1998年我国为抚养每个0—16岁少年儿童平均所需支付的总抚养费最低为5.8万元、最高为6.7万元计算,最少可为国家和家庭节约社会抚养费约130.5亿元,平均每年为全县创效益6.87亿元,其经济效益显著。
  从社会效益看,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广大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新的社会习俗、社会风尚和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在形成,为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建设和谐黔西,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20年来,黔西县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既有措施,又有成效,主要是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党政领导重视的结果。每年,县委、县政府都要专门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并且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坚持实行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坚持改革创新,打造品牌,并逐年加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有效地保证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为全面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保障。为此,黔西县的人口和计生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省、地的表彰。1992年2月,黔西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1995年12月,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表彰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1997年2月被省政府表彰为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达标县,2002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1999—2002年度文明单位”,2003年8月被省人口计生委表彰为“贵州省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试点工作先进县”,2003年8月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计生委表彰为“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2004年2月被省人口计生委、省人事厅表彰为“全省人口计生抗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11月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作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十部委表彰为“2001—2005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2006年12月被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部表彰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获得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几点启示
  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在人口计生工作实践中,黔西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加深了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放到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奖惩、两手抓,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必须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分类指导、分类考核,积极探索综合协调解决人口问题,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4、必须坚持从实现、维护育龄群众利益出发,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计划生育与扶贫相结合,实施少生快富,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5、必须坚持狠抓计划生育基层基础,促进后进转化,推进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均衡发展。
  6、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推进综合治理,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人口计生事业,造福千秋万代。勤奋务实的黔西人民正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这块热土上耕耘,必将铸就人口计生工作的新辉煌,实现黔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试验区20年来的人口控制成就是巨大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黔西县各族人民将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民主党派中央、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按照试验区建立之初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念,坚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按照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要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着力在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流动人口和人口老龄化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