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五子登科”——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杰作——访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禄文斌
“五子登科”——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杰作
——访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禄文斌
作者:李霓  发布日期:2008/9/13 阅读次数:
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禄文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披绿展翠
  6月11日,省城贵阳,天空中下着细雨,随着雨星透出一丝丝凉意。当我们来到省政府大院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禄文斌家时,老领导不改的乡音、不变的真情却让我们感到阵阵暖意。当谈到毕节试验区,谈到“五子登科”时,老领导记忆的闸门打开了……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当我们一行提出先出去吃饭时,老领导一句“到了家里,就在家里吃”,让我们感到温暖无比。
  1988年6月,由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报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作为时任中共毕节地委书记的禄文斌,亲历了试验区成立前后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当老书记给我们谈起这些事件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些不平凡的岁月中。
  回顾试验区成立前后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老书记谈得最多的是“五子登科”——毕节试验区最富有成效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举措,“五子登科”的出台是与为什么要建立毕节试验区、试验区建立以后工作从何人手等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岩溶地区,山高坡陡谷深,带来三个严重的问题:一是交通不便;二是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土地瘠薄,粮食产量低。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毁林毁草开荒使毕节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于是大自然开始疯狂地报复,自然灾害接二连三地发生。1979年一次大旱灾,从头年11月一直干旱到次年6月初,端午节过后,才开始下雨,此时到秋季已经很短,造成大部分粮食不成熟,当年减产40%以上。1982年的洪灾,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受重创,而且造成了400多人不幸丧生。其中最惨的一幕是:连日的暴雨使纳雍县木井村发生泥石流灾害,一个村子70多人全部被埋,无一生还。1984年又发生一次低温灾害,一年之中,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一直阴雨绵绵,包谷、稻穗都不装浆,也造成了减产40%以上。连年的灾害,使物价飞涨,粮食供应紧张,不夸张地说,地委、行署一班人一年365天中有300天都在研究如何解决吃饭问题。
为了找到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禄文斌带领当时地委、行署一些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到四川、安徽等地“取经”,回来以后,他们学到的放宽自留地的政策确实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当年大白菜、洋芋喜获丰收,1分钱就可以买到1斤。1982年,地委在大方县的双山金家坝搞了一个包产到户的典型,进而在全区推广,毕节地区包产到户的做法得到了当时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地委、行署一班人思考:一要吃饭,二要用钱,如何增加财政收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毕节除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外,还有得天独厚适宜烤烟生产的气候、土壤条件,能够生产清香型、中间香型、浓香型等质量风格独特的烟叶。1984年,地委、行署就确定了发展“两烟”生产,实现治穷脱贫的工作重点,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重视,调减了毕节地区粮食征购任务,支持发展“两烟”生产。当时毕节地区把“两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地委书记禄文斌带领各级“一把手”亲自抓烤烟和卷烟工作。从1986年开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积极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大力推广“三化”种植(良种化、区域化、规范化)、“四无”管理(烟株上无花、烟秆上无芽、烟叶上无虫、烟地上无草)和营养假植育苗移栽等综合配套措施,使大田烤烟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烤烟生产与发展卷烟并重,做到同步发展,同步推进,到1988年,全区卷烟产量已达25万箱,入库税金1.53亿元,在全区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的同时,生态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毕节这样的“三不沿”地区,解决粮食问题,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全区5°以上的坡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2.79%,,为了保持水土,培肥地力,1988年前后,全区广泛种植绿肥,以绿肥种植为龙头,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推行绿肥聚垄免耕,改善土壤的板结状况,实行麦苞、苞芋套作,绿肥聚垄免耕的推广把解决水土流失与科学种田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推广绿肥种植,地区在当时毕节县的三板桥举办培训班,县长、乡(区)长都参加了,层层强化绿肥种植意识,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初步探索。在这一发展阶段中,不能不提当时毕节县的“金银山——八寨坪万亩旱地农业综合丰产技术样板”。这个样板点是时任毕节县委书记的许正维,受地委、行署之托,以解决吃饭问题为课题,与地区土肥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杨大晋一起,带领7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和行政干部,一头扎进了试验田,经过三年不辍的努力在海拔1700多米的毕节县金银山、八寨坪两乡创办的以绿肥聚垄耕作为主的万亩旱地农业综合丰产技术样板。样板点在技术上,以绿肥聚垄耕作为中心,把种用绿肥、配方施肥、横坡聚垄、地膜覆盖、良种配套、粮肥分带问套作、防治病虫草鼠和增加复种等多项技术组装配套,在2—3年内,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其中苞谷平均亩产400公斤。女科技工作者陈必静指导种植的苞谷试验地,亩产更是高达750公斤,因苞谷长得又密又高又绿,被当地老乡亲切地称为“竹林包谷”,一到赶场天,周围的群众都要赶来看看这片“竹林包谷”。“金银山——八寨坪万亩早地农业综合丰产技术样板”取得了空前的成功,1989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在毕节召开,与会代表实地参观,对样板点赞不绝口。
虽然烤烟栽培的“三化种植”、“四无管理”及绿肥聚垄免耕在全区的推广,为生态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毕节地区是典型的贫困岩溶地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山上蓄不住水,保不住土,活土层越来越薄,天干三日便旱象逼人,一下雨便酿成洪灾,上刮下淤形成山洪,坡地被刮,形成石山、秃山,山脚下的田土被水打砾壅,形成石砾砂滩,土地产出能力越来越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之迅速膨胀的人口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不断把目光转向毁林、毁草开荒种粮,开荒到顶随处可见,造成山石裸露,蓄水保水功能丧失,石漠化日益严重。1987年10月,“三岩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第二次研究协作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由研究协调小组组长、贵州省农工部部长乔学珩主持,会上明确提出了“三岩不治,两江(长江、珠江)难清”,这次会议对毕节试验区的成立有着重要意义。
  山高、坡陡、谷深的实际,使地委、行署一班人逐步认识到了毕节立体农业的特征,开始围绕山来思考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的措施。为了探索生态建设怎么搞,1987年,毕节地委组织了一个工作队在毕节县的清丰乡搞试点。在清丰乡提出了“山上保山下,山下促山上”的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并积极实践,山顶上退耕还草,山腰间种植绿肥,山脚下搞集约经营,种植地膜苞谷和烤烟,还大规模种植花椒、樱桃、李子等经济林木和刺梨、红果等野生植物,达到既保持水土又增加收入的目的。乡镇企业方面,兴办蜜饯罐头厂、饲料加工厂等。当时正好有人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五子登科”的文章,说的是有的干部搞腐败,成天谋求房子、儿子、车子、票子、位子,这使时任毕节地委书记的禄文斌受了启发,他想:毕节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上不正好可以来一个“五子登科”吗?即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坎树、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牧草、绿肥铺“毯子”;山下大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抓“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兴修水利,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收谷子。“五子登科”是对试验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要切实抓好的几项工作所做的形象的比喻。按照这一构想,一方面,大搞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确保农民增钱增粮,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对25°以上的陡坡地,改传统的“退耕还林”为“还林退耕”(即先在耕地上植树造林,再逐步退耕,实现“林进耕退”)。“五子登科”的构想,立足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进行生态建设,把开发扶贫与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短养长、综合治理。金沙县平坝区湖水乡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就是生态建设的成功范例。该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注重发展目标的长、中、短相结合,既发展粮食、烤烟、生猪、油菜等短期经营项目,实现当年增收;又发展五倍子、金银花、杜仲、生漆等中期项目,使收入逐年稳定增加;还发展松、杉等远期项目,使农民有一笔长远的可观财富。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这个边远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从不足200公斤增长到600多公斤;年人均纯收人从不到100元增长到800多元,森林覆盖率从25%上升到75%。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的成功实践,把“五子登科”的构想变成了广袤大地上一幅生动的画卷。
  毕节地区在生态建设方面“五子登科”的综合治理举措,把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长远利益和广大农民群众解决温饱的现实问题,把山上、山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保证的辩证关系,以及治标、治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毕节试验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原则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任务,受到了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充分肯定。1988年7月,当时在地委办公室工作的聂华对毕节实施“五子登科”综合治理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和梳理的文章在《贵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出,不久,又被《人民日报》头版予以转载,从此,“五子登科”声名远播,老书记禄文斌也因创造了“五子登科”这个享誉全国的农业综合治理典范而在毕节试验区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楼] 网友石言,于2017/2/15 23:21:10发表:
真了不起!
[2楼] 网友石言,于2017/2/15 23:21:10发表:
真了不起!
[3楼] 网友阿文,于2021/1/5 19:55:40发表:
老领导厉害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