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试验区之声 >> 试验区笔谈 >> 多党合作助推毕节试验区跨越式发展
多党合作助推毕节试验区跨越式发展
作者:中共毕节地委统战部 董贵洪  发布日期:2009/3/10 阅读次数:
  面对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严峻挑战,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深入各地调查研究、经科学论证,提出了在毕节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1988年5月,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派出工作组,对毕节地区进行考察,并向有关领导作出“建立毕节试验区是一项正确决策,它将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的汇报,促成了毕节试验区于1988年6月省委、省政府同意上报,国务院批准成立。自此,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肝胆相照,携手共同攻克岩溶地区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经济贫困三大难题的新篇章。2003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考察毕节试验区时高度评价:“毕节试验区的实践告诉我们,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是统一战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深入群众、认识国情、加强自身建设的生动实践。”
  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在毕节试验区帮扶
  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由于方向正、路子对、帮扶得力、措施具体,仅仅19年,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喀斯特地区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进行了大规模卓有成效的生态建设,贫困状况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素质大为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70.1亿元,19年间年均增长10.2%;三次产业比重由1988年的53:22:25转变为29:40:31,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稳定上升;财政收入实现44.76亿元,与1988年的3.02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3%;粮食总产量从1988年的103.83万吨增加到250.52万吨,增长1.41倍,基本解决了长期缺粮的突出矛盾;绝对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减少到59.1万人,净减少253.1万人;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提高到34.9%,每年净增1个百分点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287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8年的21.29‰下降为8.45‰。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各民主党派中央、省委,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精心指导,大力帮扶和鼎力相助。据不完全统计,19年来,各帮扶单位为试验区引进资金数亿元,联系项目73个(涉及资金300亿元),直接投入各种资金超过亿元,培训干部1.8万余次,帮助输出富余劳动力上万人,兴办各种社会事业(仅各类学校就有79所),有力地推动了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使智力支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切实抓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毕节的落实,1994年,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同在毕节建立了定点帮扶制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
  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积极协调、组织、推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对毕节试验区智力支边活动,并为赫章县经济社会发展办了大量好事实事。中央统战部领导先后多次深入赫章县进行考察调研,并抽派孙公麟等50余名干部到赫章挂职和调研,具体帮助 、指导赫章扶贫攻坚工作;为赫章筹集扶贫资金1.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8个,受益贫困人口17.6万人,为赫章县实施大规模“减贫”计划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中央统战部筹资1000万元实施的2500户极贫户住房改造项目,使1万余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民革中央和省委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纳雍县经济、社会及资源状况进行考察,坚持不懈地帮助纳雍开发扶贫。民革中央共派领导41人次来纳雍考察调查,为纳雍、为毕节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做出了贡献。同时,组织农业、林业、畜牧、地矿等各类专家211人次,帮助发展农业等项目55个,开展培训40期,共培训4533人次;捐赠资金365.6万元,资助贫困生;帮助争取项目100余项,帮助劳务输出9批421人,新建希望小学10所以及捐赠价值40多万元的物资图书等。民革中央的大力帮扶,加快了纳雍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有效地改善了纳雍农村教育、科技、交通、卫生、水利、能源建设等生产生活条件。
  民盟中央和省委先后在毕节市进行帮扶。特邀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实施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保肥保土、横坡种植等试点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投资75万元建希望小学4所和资助贫困小学生140名等,联系清华大学无偿投资建成毕节市远程扶贫教育网站,争取资金23万元在毕节市青场镇建卫生院一所。争取到香港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女士投入资金80余万元,用于水箐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成北京汇文中学与毕节一中结为姊妹学校;帮助争取资金项目,如投资3326万元的倒天河水库大坝加高扩容项目,由中央投入资金200万元的《毕节市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等。
  民建中央和省委为黔西县协调帮扶资金378.7万元,实施项目20余个,派出支边人员百余人次,培训各类专业人才583人次,解决1696名儿童入学难的问题。积极推动黔西县劳务经济,帮助输出农民工近千人。2003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榕明,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等多次赴毕,为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有力地促进了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民进中央和省委协调20多个部门,聘请60多名专家、学者到金沙县开展智力支边帮扶。为金沙县培训中小学教师889人
  次,培训医护人员1190人次,培训卫电大专学员470人次,为近600名患者进行了义诊;为金沙县捐赠价值2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和6批教学资料;投入35万元帮助金沙县加强教育、文化设施建设。牵线搭桥,使金沙县逸夫中学与北京陈经伦中学结为姊妹学校。
  农工党中央和省委领导多次赴大方县考察,与干部群众一
  道确定帮扶思路,研究加快优势资源开发,推进科技进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并投入资金扶助有关项目。提出“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也不断线”,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和以科技促发展上,派人到大方挂职工作,先后组织专家拟写出了《大方县“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基本框架的基本建议》、《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计划(草案)意见》等。在大方县举办了多期乡镇及村干部培训班;加强联络协调,促成农业部将大方县列入“全国秸杆养畜示范县”。积极引进技术和资金,进行种草养畜生态建设试验,加快了大方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致公党中央和省委在毕节市开展帮扶活动。罗豪才主席率致公党员中的企业家赴毕节考察,代表致公党中央向毕节市青场镇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图书近5000册;同行的企业家捐助共230万元的资金和教学设备,有力地支持了毕节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毕节地区特教学校建立稳定的共建关系,引进企业家捐助近百万元推动其建设;捐资20万元帮助毕节学院贫困生。对全区若干重要项目,多方奔走,积极促成。
  九三学社中央和省委在威宁自治县实地考察,写出了《威宁自治县支边工作考察报告》等,对威宁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组织专家组就威宁火腿深加工、荞酥防霉、水果保鲜等开展技术咨询及技术讲座;为威宁火车北站的扩容工程奔走呼吁;引进资金500万元,促进了芍圃草场的建设。为威宁自治县培训医疗技术人员600多人次,为群众开展义诊3800多人次,为500多人培训了其他适用技术。引资、出资数百万元帮助该县修建公路、学校、改厕等。台盟中央向毕节市二职中捐助电脑28台;促成台胞蔡庆播先生捐资300万日元在毕节市修建了天生桥希望小学;在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投入资金30万元,帮助落实海雀村小学扩建项目、文化活动站建设项目、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向赫章县捐赠《规范小学生字典》2000册,向海雀村捐款40万元用于茅草房改造。
  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区外企业家在
  织金县创办了光彩页岩砖厂、光彩煤厂、八步镇机砖厂等一批企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联系有关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率;动员全联企业家招收贫困农民工就业,到2004年底,已向江苏、河北等省输出__农民工389人;投资引资,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并开展种植、养殖业扶贫示范工作;向织金县捐赠了83.5万册的图书,为织金“两基”达标筹措了近3000万元的资金,有力地推动了织金教育事业的发展。
  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两
  烟”、畜牧业、铅锌、煤炭产业群,建立项目储备库,培训项目管理人才等建议。并对修建隆百铁路、贵毕公路、一批大型水电站和火电厂,以及煤炭基地、以工代赈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争取立项直至开工建设系统运筹、上下联系,促成了一批骨干项目的建成。同时,对毕节学院的筹建、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发展战略制定、民主科学决策进程的推进、畜牧业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等积极奔走呼吁,为毕节地委、行署作出的《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试验区“十五”人口控制规划》等提供具体指导。第四届顾问组成立以后,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宗旨,全方位加大了对毕节试验区的指导和帮扶力度。联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专家到毕节进行考察调研,就关乎毕节长足发展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对策和建议;顾问组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同志多次到毕工作,为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如能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畜牧业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开发扶贫工作等建言献策,帮助试验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引入项目和资金,为试验区的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注入活力,在毕建设“专家顾问组名特优植物引种示范基地”,拟使诸多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优势物种通过试种和推广;积极为提高试验区的干部素质打造平台,一方面派出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为主的专家赴毕讲学,另一方面,由天津泰达集团出资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为毕举办培训班,使试验区数百名县处级干部接受教育和培训;加强与国务院办公厅和有关部委联络联系,使毕节试验区更进一步受到关注和得到广泛支持。如顾问组常务副组长常近时就毕节试验区若干重大工作向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了汇报,贾庆林主席、黄菊副总理等分别作了重要批示,促成了铁道部、教育部、科技部及国家发改委加大对毕节支持的力度。同时,特邀煤炭专家对毕节的煤炭开发进行科学规划,使试验区5个县市被列入国家13个亿吨煤炭基地,为试验区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优势,积极为毕节试验区建设作贡献
  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省委,全国
  工商联、省工商联联合帮扶毕节试验区工作,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的重要体现,又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直接为毕节试验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毕节试验区工作的开展,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联系民主党派工作的优势和联络协调的优势,直接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提供了机遇和舞台。为此,我区各级统战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为试验区工作作贡献。一是在地委、行署的安排下,积极参与向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省委,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
  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汇报工作,争取对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更大支持和帮助。如,2007年7月,地委建立了由地委委员、统战部部长为召集人的毕节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在试验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努力争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更大支持,并做好省民主党派、工商联在毕节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联席会成员分别到民主党派省委联系工作,民主党派省委均表示,将带上毕节的项目,主动向民主党派中央汇报,主动思考毕节的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支援试验区的建设。二是协助党委、政府联系民主党派,为他们提供区情、县情资料,汇报情况、联络友情。三是主动牵线搭桥,带项目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使民主党派开展智力支边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积极配合接待服务工作,凡民主党派来人,统战部领导都主动参加接待工作,陪同考察,亲切交谈,联谊交友。五是主动联系,搞好跟踪,凡民主党派在我区的考察中表示的意向,统战部都跟踪了解,积极促成求得落实。六是积极当好党委的参谋,在开展智力支边工作中,统战部特别注意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在加强与民主党派联系、沟通的同时,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工作建议,很多建议得到党委、政府的采纳。
  三、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的对策思考
  多年来,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省委,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在毕节地区定点帮扶,对我区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要紧紧抓住对口帮扶这一大好机遇,加快试验区的发展。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要在大力宣传中央统战部、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开展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的同时,使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充分理解、认识这项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并做到主动提供情况,加强汇报联系。将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形成“两头热、一道干”的局面,这是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2、加大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力度。要在各民主党派的
  帮助下,进一步加大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力度,把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3、继续发挥优势,扎扎实实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各级统战
  部门要把试验区的协调服务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好,做到统战业务工作与试验区的协调服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4、发挥本地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本
  地民主党派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通过他们加强与各自党派中央联系,争取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