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苗舞奇葩“滚山珠”
苗舞奇葩“滚山珠”
作者:毕节日报社 张 律  发布日期:2008/10/25 阅读次数:
“滚山珠”4人高难度造型
“滚山珠”经典造型
  古代苗族人民在大迁徙中,由于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行走十分艰难。英勇的苗族青年为了给父老乡亲们开辟一条通道,就用自己强壮的身躯滚出一条道路,让父老乡亲们顺利通过,到达黑羊大菁(今黔西一带)安家落户。人们为了褒奖这些青年的英勇行为,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地龙滚荆”,又称“滚山珠”。

滚向世界的文化明珠

  作为苗族舞蹈的经典之作,纳雍县猪场乡的“滚山珠”以其新颖的内容、生动的形式和高难度的技巧,成为苗族芦笙舞中一枝独秀的奇葩。舞蹈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不管表演动作怎样艰苦高难,表演者都手持芦笙,口吹芦笙,保持笙不离口,曲音不断,笙与舞自始自终相位相配,协调进行。“滚山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进各种技巧,不断完善,由最初的单人表演发展成为6至8人同时表演的舞蹈。表演者手执六管芦笙,头戴箐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吹奏着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曲,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表演,时而以头为足,芦笙舞步与技巧运用难度随表演进程不断增加,通过加工提炼后的“滚山珠”,已升华为重在表现的艺术形式,除保留舞蹈中已有的内容——“蜻蜓点水”(苗语称“等古东林”)、“骏马奔驰”(苗语称“朝点”、“打场”、“飞冷枯”)、“地龙滚荆”即“滚地龙”(苗语称“子罗夺”)等等动作造型之外,又发展引进“二人立”、“三人立”、“双飞燕”等动作造型,并借鉴京剧的表演艺术加进了侧身翻、前后空翻等高难技巧,使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出万难的惊险场面得以展现。
  “滚山珠”中蕴涵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和引导人们不断前进,永不为困难所压倒。由于具有粗犷豪放的风格,兼具高难惊险的动作,涵深厚的文化底蕴,“滚山珠” 名震中外、享誉全球。
  1989年 10月,纳雍县“滚山珠”表演队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中华博览会上,先后演出 90 多场,赢得了中外人士长久不息的掌声,被誉为“苗乡霹雳舞”。 1990 年,“滚山珠”表演队进京参加第十一届亚洲体育运动会、艺术节,先后演出 8场,场场赢得全场喝彩,1990年 9月 23日《中国文化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表演队的剧照和报道,题目为《贵州演员格外引人注目》。1991年获全国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运动会“金杯奖”。 1991年到1992年期间还曾到北欧四国、新家坡、港澳地区演出,1992年,在波兰捧得世界民族民间艺术的最高奖——山杖”奖,猪场民族乡因此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艺术技巧之乡”。1994年在加拿大演出,这些来自乌蒙大山中的苗族青年被当地报纸誉为“第一流的艺术家”。
  从1990年到1994年,“滚山珠”获得了许多的奖项与荣誉,这颗文化明珠已渐渐“滚”出了苗乡,“滚”上了京城,“滚”向了世界,显现出无限光芒。今年7月底,在“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总决赛中,“滚山珠”又获原生态舞蹈类“银瀑奖”。

艺术明珠的守望者

  她时而腼腆,有女孩独有的内敛,时而又大方,谈起“滚山珠”艺术滔滔不绝,有民族特有的豪放,她叫祝英,一位曾经伴随着“滚山珠”红遍大江南北而被人们所知晓的苗族姑娘,一位为“滚山珠”艺术的辉煌做出贡献,如今依然执着守望“滚山珠”的民间艺人。
  祝英是地地道道的苗族姑娘,从小就和“滚山珠”结下了不解之缘,5岁开始训练,7岁就上台表演了。回想起1994年去加拿大访问演出的情景,祝英还激动不已。当时,毕节地区受国家民委的委派,组建中国民族艺术团赴加拿大访问,纳雍县“滚山珠”表演队作为艺术团成员赴加拿大进行为时一个多月的友好访问演出,在加拿大演出28场,场场观众爆满,盛况空前。那一年祝英15岁。
  但由于“滚山珠”剧组属于民间文艺组织,演员收入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员们陆续建立了家庭,为了养家餬口,剧组的演员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到风景名胜区卖艺。自1999年以后,由于没有训练新的演员,老演员又各奔东西,纳雍县猪场乡的“滚山珠”开始沉寂下来,前后数年间,再也没有人组织排练,没有人招收学徒,就这样,在各种文艺汇演中再也见不到“滚山珠”的身影,这颗滚到世界各地的明珠渐渐失去了它耀眼的光芒。
  是守望艺术还是面对现实?为了及时抢救这一即将失传的民族艺术瑰宝,不让其只是存活在人们的记忆中,纳雍县猪场乡党委、政府决定在新寨小学创办“滚山珠”艺术班。看到“滚山珠”艺术一天天消寂下去,曾经见证这一艺术辉煌的祝英心里对家乡“滚山珠”艺术的传承热情也在一天天高涨。应乡里领导的邀请,一直关注着“滚山珠”命运的祝英毅然辞掉了在毕节夜郎民族村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回到家乡,于2004年6月1日着手创办了“滚山珠”艺术班,从此,在新寨小学旁边的一小块空地上,每天都可以听到草地里的芦笙悠悠,看到祝英带着一群孩子一边手持芦笙,吹奏舞曲,一边翻滚、跳跃、倒立。
  作为艺术班惟一的老师,祝英每天带着45个孩子练习基本功,排练新舞蹈。村前的落水岩草坪成了天然的训练场,在潺潺流水声的伴奏下,在朵朵白云的衬托下,祝英看着她的孩子们完成了搭桥、踩头、金鸡独立、叠罗汉、上六人等一个个令人叫绝的动作。祝英说,由于表演的特殊性,“滚山珠”的演员要求比较高,但是因为训练中断了5年,现在十四五岁的演员很缺乏。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群孩子能成为“滚山珠”表演队伍的顶梁柱。
  两年多的相处,祝英和她的丈夫像亲人一样呵护着这群孩子。她的丈夫杨昆中是新寨小学的老师,并且一直是祝英守望艺术之路上最好的同伴,对祝英和她的“滚山珠”艺术班毫无保留地支持着,他经常在祝英训练时帮孩子们站桩,磨破衣服已是家常便饭。由于演出
服装和道具缺乏,杨昆中拿出自己2600元的工资给孩子们添置了演出服装,并且在课余时间帮助祝英训练孩子,培训班里有16个离家比较远的孩子每天都和他们夫妇吃住在一起。
  作为新寨小学民族文化进课堂的重要内容,新寨小学也尽可能地为祝英和她的“滚山珠”艺术班提供帮助。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训练场,一到冬天或是雨天,就无法进行训练。尽管困难重重,杨昆中仍很坚定,他说:“虽然困难很大,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打算,我们要把‘滚山珠’办成大众的‘滚山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特色的艺术班。”祝英的艺术班目前除了培训“滚山珠”外,还培训苗族“箐鸡舞”、彝族“铃铛舞”、“苗族飞歌”等。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计划着开设现代舞蹈等培训。因此,缺乏师资也是祝英夫妇面对的又一大难题,祝英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进入正规的艺术院校学习,开拓眼界,将“滚山珠”发扬光大。“如果能够有更好的演出道具和服装,我相信我能把这支队伍扩大,做强。”面对每个月仅有的300元补助,面对有时吃不饱只能啃洋芋的现状,祝英首先想到的还是艺术班的发展,她说作为苗家人,不忍心看到苗家的传统文化就这样消失掉,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把它传承下去。
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收获。2005年11月,在贵州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祝英带领她的学生加入了毕节大型民族歌舞《乌蒙魂》的演出,“滚山珠”同时荣获舞美和创作金奖。2006年11月,“滚山珠”又在贵州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了表演类项目金奖。2006年11月19日,祝英率领“滚山珠”演员在湖南卫视黄金强档栏目《谁是英雄》登台献艺,首次挑战吉尼斯,激起观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在场嘉宾和节目主持人观看了演出后,个个赞不绝口。在2007“黄果树”杯“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中,“滚山珠”在原生态舞蹈类别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全省决赛,并最终获得了原生态舞蹈类“银瀑奖”。就这样,沉寂多年的文化明珠再次发光,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焕发出新的活力。

养源促流后的发展

  2006年,纳雍县“滚山珠”的品牌经申请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并被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这个具有独特韵味的民族民间演技,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苗族芦笙舞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其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社会学价值,渐渐成为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研究苗族风情的一块活化石。
  目前在纳雍县共有两支“滚山珠”舞蹈队伍,一支常年在外演出,另一支就是祝英的“滚山珠”艺术班,着力于培训后继人才目的就在于以学校为基地,让民族艺术走进校园,从娃娃抓起,让“滚山珠”的演员队伍年轻化,开辟一条“滚山珠”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让这颗贵州高原民间艺术明珠继续闪耀光芒,毕节地区把其作为农村文化家园的重点项目进行扶持,在“滚山珠”艺术班培训老师的补贴、表演的服装道具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并在保持其原生态的前提下,积极探寻一条还原其真实性,增强其艺术性的道路。
  但是,单靠政府拨资,毕竟不是“滚山珠”艺术发挥其最大效益的最佳途径,从祝英的“滚山珠”艺术班仍然面临着训练场地、培训经费、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困难就可见一斑。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探寻其市场化的道路,加强市场运作才是破解困惑的一剂良方,只有用市场运作手段改变困局,才能使经济与艺术相得益彰。其实,成立艺术学校,组建专业演出团,甚至向国内外旅游景点输送演出队,为国内外重大活动派遣演出团等市场手段的介入都能助“滚山珠”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何逐渐打开市场,参与文化市场竞争,使“滚山珠”这颗文化明珠在民族文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任重而道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